|
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 / 作者:陳師道 |
行者悲故里,居者愛吾廬。
生須著錐地,何賴汗牛書。
丈室八尺床,稱子閉門居。
百為會有還,一足不待余。
紛紛幼老間,失得了懸虛。
客在醉則眠,聽我勿問渠。
論勝已絕倒,句妙方愁予。
竹幾無留塵,霜畦有余蔬。
相從十五年,不為食有魚。
時須一俛仰,君可貸蘧篨。
|
|
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解釋: 《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者悲故里,居者愛吾廬。
行者離開故鄉,懷念故里的情緒;而居者則喜歡我這個住所。
詩意:作者表達了行者離鄉背井的傷感和居者對于自己住所的喜愛之情。
生須著錐地,何賴汗牛書。
生活必須艱苦,只能鉆研書本。
詩意:生活需要努力奮斗,作者表示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丈室八尺床,稱子閉門居。
小小房間,八尺長的床,我稱之為自己的閉門居所。
詩意:作者描繪了自己簡樸的居所,表達了喜歡獨自隱居的心情。
百為會有還,一足不待余。
百事皆有回報,只有一件事不等待我。
詩意:作者認為付出努力的事情都會有回報,唯獨一件事情卻無法等待他的努力。
紛紛幼老間,失得了懸虛。
紛紛擾擾,年輕和老年之間,失去了真實的東西。
詩意:作者觀察到世間紛繁復雜的事物,認為人們在年輕和老年之間可能會失去真正的追求或意義。
客在醉則眠,聽我勿問渠。
客人在醉酒后就會入眠,請聽我不要問他。
詩意:作者以客人醉酒后入眠的情景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希望他人不要打擾他。
論勝已絕倒,句妙方愁予。
辯論勝負已經無趣,只有句子的美妙才讓我憂愁。
詩意:作者認為辯論勝負已經失去意義,只有句子的美妙才能引起他的憂愁。
竹幾無留塵,霜畦有余蔬。
竹桌上沒有灰塵,霜凌畦間還有一些蔬菜。
詩意:作者描繪了清潔整潔的環境,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相從十五年,不為食有魚。
相伴走過十五年,從不依靠漁獲為生。
詩意:作者描述了自己與他人相伴的歲月,并表達了自己不依賴外物的態度。
時須一俛仰,君可貸蘧篨。
適當時候,低頭一拜,你可借給我一束竹篾。
詩意:作者表達了對友人的敬意,并希望得到友人的幫助。
以上是對《次韻韻蘇公題歐陽叔弼息齋》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個人心境、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隱逸情懷和對于內心的追求。作者以淡泊清靜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物質追求的淡化和對精神追求的重視。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行者與居者、幼老間的紛紛擾擾與失去的懸虛進行對照,傳遞了對于真實與追求的思考。同時,通過描繪簡樸的生活環境和對于句子美妙的憂愁,詩人表達了對于清潔、整潔、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以一種虛實結合的方式,表達了對友人的敬意和希望得到幫助的愿望,展示了友情和互助的重要性。整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詩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