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蘇公登後樓 / 作者:陳師道 |
倏作三年別,才堪一解顏。
樓孤帶清洛,林缺見巴山。
五月池無水,千年鶴自還。
白鷗沒浩蕩,愛惜鬢毛斑。
|
|
從蘇公登後樓解釋: 《從蘇公登后樓》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突然間分別已三年,貌似只過了一瞬間。
樓宇孤獨依附在清洛,山林中只見到巴山。
五月的池塘干涸無水,千年的白鶴卻自然歸還。
潔白的海鷗不再揮灑飛翔,我珍愛那斑駁的鬢發。
詩意: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作者與蘇公分別三年之后的感慨。作者形容自己三年間的變化仿佛只經歷了一瞬間般之短暫,暗示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的無常。詩中的樓宇孤獨、山林凄涼,以及干涸的池塘、歸還的白鶴等形象,都寓意著離別給人帶來的孤獨和失落。最后,作者以海鷗的潔白與自己斑駁的鬢發相對應,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中逝去的青春歲月的珍愛之情。
賞析:
《從蘇公登后樓》以簡練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感受。詩中的意象獨特,通過樓宇、山林、池塘和白鶴等形象的運用,巧妙地傳達出作者內心的蒼涼和孤獨。尤其是對于時間的描繪,通過將三年的分別與一瞬間相對應,突出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的無常。最后的海鷗和鬢發的比喻,更加深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逝去歲月的珍惜之情。整首詩詞既有離別的憂傷,又有對逝去時光的深深留戀,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