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 / 作者:蘇軾 |
?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題為“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
?共惜相従一寸陰,酒杯雖淺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聊豁?一作莫作?天涯萬里心。
東嶺舊?一作近?開松竹徑,南堂初絕斧斤音。
知君善頌如張老,猶望攜壺更一臨。
|
|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解釋: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是蘇軾的一首詩,其中后二首卷二十四已收,題為“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二首”。這首詩表達(dá)了蘇軾對友人方南圭和迓周文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他們的贊賞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共惜相従一寸陰,
酒杯雖淺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
聊豁天涯萬里心。
東嶺舊徑開松竹,
南堂初絕斧斤音。
知君善頌如張老,
猶望攜壺更一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蘇軾對友人方南圭和迓周文的深厚情誼和思念之情。詩人與他們一起度過的時(shí)光雖然短暫,但共同分享的歡樂和友誼卻讓他們心靈相通,情意相隨。即使是在飲酒作樂時(shí),盡管酒杯可能不是很深,但其中所蘊(yùn)含的情感卻是非常深厚的。
詩中提到他們?nèi)嗽谠孪碌挠白樱笳髦麄冎g的默契和親近。盡管他們在天涯海角,相隔萬里,但他們的心卻可以相通,可以跨越時(shí)空的隔閡。
詩中也描繪了東嶺的松竹徑和南堂的斧斤聲,這些都是他們曾經(jīng)一起游玩的地方。東嶺的松竹徑開放著,象征著友情的延續(xù)和永恒,而南堂已經(jīng)不再有斧斤聲響起,意味著友人的離去和時(shí)光的流逝。
詩人稱贊方南圭善于吟頌,就像張老(指張旭)一樣。他對方南圭的才華贊賞有加,并期望有機(jī)會能再次相聚,共同品酒作樂。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dá)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贊賞之情,既有情感的真摯,又表達(dá)了對友誼和美好時(shí)光的珍視和懷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