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子由 / 作者:蘇軾 |
厭暑多應一向慵,銀鉤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書滿,未暇開軒硯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城頭高柳漫搖風。
吏曹不是尊賢事,誰把前言語化工。
|
|
寄子由解釋:
《寄子由》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炎熱夏日中的閑適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厭暑多應一向慵,
銀鉤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書滿,
未暇開軒硯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
城頭高柳漫搖風。
吏曹不是尊賢事,
誰把前言語化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在酷熱的夏天里的閑適心境。他因為厭倦了炎熱,變得懶散無所事事,但他仍然能夠寫出優美的詩句。盡管他知道文書和公務等事物堆積如山,但他卻沒有時間打開窗戶,也沒有時間準備文房四寶(硯臺和墨)。湖面上的新荷花在空中投下映照水面的倒影,城頭上的高柳樹在風中搖曳。詩中提到的吏曹(指官吏)并不是尊賢的工作,這暗指政治腐敗,蘇軾希望能有人能夠將前言變為實際行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蘇軾夏日里的清閑和悠閑心境。他通過厭煩和懶散的狀態表達了對炎熱天氣的厭倦,但仍能夠寫出疏通心靈的美麗詩句,展現了他的才華。詩中的堆案文書和未暇開軒硯墨中暗指官場的繁瑣和忙碌,蘇軾以此對官吏的腐敗和奢靡進行了隱晦的諷刺。最后兩句描繪了湖面上的新荷和城頭上的高柳,以自然景物的形象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自由。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炎熱煩悶生活的厭倦,以及對官場腐敗的不滿,同時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自由的心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