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閣下廳 / 作者:白居易 |
靜愛青苔院,深宜白發翁。
貌將松共瘦,心與竹俱空。
暖有低檐日,春多揚幕風。
平生閑境界,盡在五言中。
|
|
偶題閣下廳解釋:
《偶題閣下廳》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偶然在閣下廳里題字,
靜靜地愛著那青苔覆蓋的院子,
深深地宜慰那白發蒼蒼的老人。
他的容貌像松樹一樣瘦削,
他的內心像竹子一樣空靈。
溫暖的陽光灑在低矮的屋檐下,
春天充滿了微風拂動的簾幕。
我平生的悠閑境界,
完全表現在這五言詩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閣下廳中的偶然心境和感悟。詩人靜靜地喜愛著閣下廳中被青苔覆蓋的院子,他深深地理解并欣賞那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老人的容貌蒼瘦如同松樹,內心空靈如同竹子。陽光透過低矮的屋檐灑在室內,春天中微風吹動著簾幕。詩人認為自己一生的閑適境界完美地表現在這五言詩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閣下廳中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悟與情感。首句“靜愛青苔院”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閣下廳中青苔覆蓋的院子的靜靜喜愛之情。接著,詩人以“深宜白發翁”形容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表達了對老人智慧和人生經歷的敬佩之情。
下文中,“貌將松共瘦,心與竹俱空”運用了對松樹和竹子的比喻,將老人的外貌和內心狀態與自然界中的松樹和竹子相聯系,突出了老人的瘦削和內心的空靈。
暖陽灑在低矮的屋檐下,春天中微風拂動簾幕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這種景象與詩人平生的閑適境界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盡在五言中”是對整首詩的總結,五言古詩以其簡潔明快的形式,完美地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感悟,體現了白居易的才華和詩歌寫作風格。
總的來說,《偶題閣下廳》通過對閣下廳中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同時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才華橫溢的詩詞創作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