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用前韻 / 作者:李彌遜 |
喚起春眠恨伯勞,一簪華發不禁搔。
緩尋親綠偏疑竹,細數輕紅錯認桃。
|
|
復用前韻解釋: 《復用前韻》是一首宋代的詩詞,由李彌遜創作。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喚起春眠恨伯勞,
一簪華發不禁搔。
緩尋親綠偏疑竹,
細數輕紅錯認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場景,詩人通過對春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自身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詩中以春眠、伯勞、華發、簪子、綠竹、輕紅和桃花等形象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歲月的思索和對生命變遷的感慨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花鳥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首句"喚起春眠恨伯勞"表達了詩人被春天的美景喚醒,卻又感慨于美好時光的短暫和無法挽回的遺憾。"春眠"象征沉睡的冬季,"伯勞"則是春天的使者,喚醒人們的象征。
接著,詩中提到"一簪華發不禁搔",意味著詩人面對歲月的流逝,不禁感到蒼老和無奈。"一簪華發"指的是詩人華發如花的一縷,搔則是撫摸的動作,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不可挽回的無奈與憂傷。
接下來的兩句"緩尋親綠偏疑竹,細數輕紅錯認桃"描繪了對自然界景物的觀察。詩人似乎迷失了方向,一時無法辨認綠竹和輕紅,錯認了竹子為綠色的桃花。這種錯覺和迷惘的描寫,暗示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轉瞬即逝感到困惑與無奈。
整首詩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錯覺的描寫,使得詩詞充滿了唯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內涵,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