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能七倫 / 作者:白居易 |
澗松高百尋,四時寒森森。
臨風有清韻,向日無曲陰。
如何時俗人,但賞桃李林。
豈不知堅貞,芳馨誘其心。
能生學為文,氣高功亦深。
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
苦節二十年,無人振陸沉。
今我尚貧賤,徒為爾知音。
|
|
贈能七倫解釋:
《贈能七倫》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澗松高百尋,
四時寒森森。
臨風有清韻,
向日無曲陰。
譯文:
山澗中的松樹高達百丈,
四季寒冷陰森。
面對風,它有清雅的音韻,
面向太陽,沒有一絲曲折的陰影。
詩意:
這首詩以松樹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堅貞不屈、高尚品質的贊美。松樹聳立于山澗之間,高大挺拔,四季常綠,寒冷時更顯得郁郁蔥蔥。它面對風時,吹出清雅的聲音,朝向太陽時,沒有任何阻擋和遮擋。這種堅貞不屈的形象,象征了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松樹的形象,通過對松樹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堅貞高尚品質的敬佩和贊賞。詩中的澗松高百尋,形容松樹高聳入云,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四時寒森森,描繪了松樹四季常綠的特點,表達了它堅持不懈的生命力。臨風有清韻,向日無曲陰,形容松樹在風中吹出悅耳的聲音,陽光下沒有任何遮擋,表達了其堅貞不屈的品質。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松樹為喻,表達了自己對學問和文學創作的追求。手中一百篇,句句披沙金,描繪了他豐富的創作成果,每一篇作品都閃爍著珍貴的光芒。苦節二十年,無人振陸沉,表達了他長期堅持創作的辛苦和不被重視的遭遇。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贈詩對象能夠欣賞自己作品的珍視和感激之情。整首詩以松樹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對堅貞高尚品質的贊美,并通過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于能夠理解和賞識自己的知音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