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楊穎士西亭 / 作者:白居易 |
靜得亭上境,遠諧塵外蹤。
憑軒東南望,鳥滅山重重。
竹露冷煩襟,杉風清病容。
曠然宜真趣,道與心相逢。
即此可遺世,何必蓬壺峰。
|
|
題楊穎士西亭解釋:
《題楊穎士西亭》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靜靜地坐在亭上,境界寧靜,遠離塵世的痕跡。
憑欄桿向東南望去,鳥兒在重重山巒中消失。
竹子上露水冷冷地濕透了我的衣襟,杉樹的風清涼如洗,減輕了我的病容。
在這寬廣的空間里,適合追求真實的心境,我的思路和內心相遇。
就在這里,我可以超越塵世,何必去追求蓬蒿山上的高處。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一座西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白居易的追求清靜、擺脫塵世紛擾的心境和心愿。他通過對亭子景致的描繪和與自然元素的對比,表達了對寧靜和真實的向往。詩人感嘆人與自然的和諧,借亭子之靜和景色之美,表達了他對真實、自然、寧靜的向往,以及追求內心平和和超越塵世的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靜寧和的畫面。詩人通過寫亭子、山水和自然元素,展示了自然景色與人心境的和諧。詩中以對比的手法,描繪了亭子的寧靜和遠離塵世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內心對清靜和真實的追求。詩中使用了生動的自然描寫,如鳥兒消失在山巒中、竹子上的露水、杉樹的涼風等,使詩意更加豐富。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致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對真實和寧靜的向往,以及超越塵世的心境。整首詩以平和、恬靜的語調,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然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