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 / 作者:韓元吉 |
十日春晴未放梅,籃輿端為看山來。
路尋絕壑空流水,寺倚蒼巖只廢臺。
處士尚余三畝宅,野僧合買萬松栽。
故知佳興難為敗,上盡西峰眼界開。
|
|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解釋: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是宋代韓元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日春晴未放梅,
籃輿端為看山來。
路尋絕壑空流水,
寺倚蒼巖只廢臺。
處士尚余三畝宅,
野僧合買萬松栽。
故知佳興難為敗,
上盡西峰眼界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蘇訓直相約游玩招隱寺的情景。詩中描述了春天的十日,陽光明媚,但梅花尚未盛開。作者乘坐籃輿來到山上,沿著小路尋找,只見絕壑中空空流淌著水,寺廟依靠在蒼翠的巖石上,只剩下殘破的臺階。這里的處士仍然保留著三畝的宅院,野僧們共同購買了萬株松樹栽種。由此可見,美好的心情難以被打敗,當登上西峰,眼界將變得更加開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田園的景象,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好。詩中運用了典型的宋詩手法,以景寫情,通過描繪春日的山水景色,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詩詞以季節為背景,展現了春天初開的景象,梅花尚未盛放,但陽光明媚,給人一種期待和希望的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招隱寺,雖然殘破,但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幽靜和古樸,與周圍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詩人通過描繪山水和人文景觀的對比,表達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處士尚有三畝宅院,野僧們合買萬松栽種,展示了人們對自然的熱愛與保護,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寂寞的山野生活的向往。最后兩句“故知佳興難為敗,上盡西峰眼界開”,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心情的堅持和追求,登上西峰后眼界將更加開闊,意味著對世界的進一步探索與發現。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山水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山野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之美,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心情和開闊眼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