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 / 作者:韓元吉 |
鼙鼓初歸塞上師,京江酒美勝年時。
春來逆旅真無事,身到名山合有詩。
石底於菟窮作穴,泉間科斗鬧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問,后日應(yīng)懷此客隨。
|
|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解釋: 《與蘇訓直約游招隱寺》是宋代詩人韓元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鼙鼓初歸塞上師,
京江酒美勝年時。
春來逆旅真無事,
身到名山合有詩。
石底於菟窮作穴,
泉間科斗鬧成池。
荒寒景色君休問,
后日應(yīng)懷此客隨。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韓元吉與蘇訓約定一起游覽招隱寺的場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回憶,以及在名山之間的旅行中的詩意體驗。他描繪了石底的於菟(古時指一種動物)為自己挖洞,泉水中的科斗(一種魚)在歡鬧成池。詩人婉約地表達了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將來與蘇訓再次相聚的期待與懷念。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塞外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首句"鼙鼓初歸塞上師"描繪了遠離塵囂的塞外山寺歸來的僧人,為整首詩營造了寧靜的氛圍。接著,詩人回憶起曾經(jīng)與蘇訓共飲京江美酒的時光,表達了對美好年華的懷念之情。然而,春天來臨后逆旅歸來的詩人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名山之間,生活無憂無慮,真正體驗到了逍遙自在的境地,因而有了"春來逆旅真無事,身到名山合有詩"的寫照。接下來,詩人以石底於菟窮作穴和泉間科斗鬧成池的景象,描繪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勃發(fā),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最后兩句"荒寒景色君休問,后日應(yīng)懷此客隨"表達了詩人對后會之日的期待,同時也表達了對蘇訓的深深思念。
整首詩以簡潔、樸實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戀,同時也展示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友誼的珍視。這首詩給人以寧靜、淡泊的感覺,喚起人們對大自然和友誼的思考和回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