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隆大師乞詩隆能琴阮為鼓數行 / 作者:韓元吉 |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東西互迎送,目盡三十里。
下有布金園,軒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盡經始。
莊嚴萬人緣,功就只彈指。
空齋了無事,鳴琴對清泚。
游魚應朱弦,萬籟入流徵。
我來不忍去,一聽賞幽耳。
雨余新月上,云物紛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風坐中起。
|
|
梵隆大師乞詩隆能琴阮為鼓數行解釋: 《梵隆大師乞詩隆能琴阮為鼓數行》是宋代韓元吉的一首詩。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扁舟望涵山,一座白云中。
東西互相迎,目送三十里。
下有布金園,軒窗對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皆經始。
莊嚴萬人緣,功在一瞬間。
空齋無所事,鳴琴對清泚。
游魚應朱弦,萬籟入流徵。
我來不忍去,一聽賞幽耳。
雨余新月上,云物紛可喜。
莫作箕山吟,秋風坐中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一座山上的景色和情感體驗。詩人乘坐小舟遠望涵山,看到一座塔樓聳立在白云之中。東西兩側的景物相互迎接,詩人的目光追隨這美景數十里。山下是一片布滿金色花朵的園林,房屋窗戶面對著流水。山上的僧人富有愿力,將一切事物都視作經驗的開始。這個地方充滿了莊嚴的氛圍和萬物的緣分,功德在瞬間就能實現。在安靜的禪房中,詩人無所事事,彈奏著琴聲與清泚的聲音相呼應。游動的魚兒似乎應和著琴弦的聲音,萬籟入流徵。詩人來到這里后舍不得離去,只是靜靜地聆聽著這幽雅的聲音。雨停后,新月升起,云彩紛紛,令人心生喜悅。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像箕山那樣吟唱,而是要坐在這秋風中激發創作靈感。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山水的景色和禪修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感悟和對心靈寧靜的追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通過山、云、水、園林、琴聲等元素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幅寧靜、美麗的畫卷。詩人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禪修境界的向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其始,富有愿力的人能夠體驗到事物的真正意義。詩人通過描繪琴聲與清泚相呼應、萬籟入流徵的場景,表達了對自然聲音與藝術的融合與共鳴的追求。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美好、寧靜、與自然融合的向往,倡導人們在繁忙的現實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平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思考展現了山水禪修的景象,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美好的向往。它既是一幅山水畫卷,又是一種心靈的寄托,讓讀者感受到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美好。它鼓勵人們在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內心的寧靜,通過欣賞自然、沉浸于藝術和音樂中,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