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伯恭至湖上 / 作者:韓元吉 |
莫嫌鞭馬踏春泥,茶鼎詩整偶共攜。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煙接望遠迷。
連天花絮飛將盡,夾道蒲荷長欲齊。
官事得閒須洗眼,蓬壺只在帝城西。
|
|
雨中伯恭至湖上解釋: 《雨中伯恭至湖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韓元吉。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要嫌棄馬蹄踩在春泥上,
我與友人一同帶著茶壺和詩文。
山色在雨中更加美麗,
湖光和煙霧交相輝映,遠處朦朧迷人。
天空中的花絮飄落將盡,
路旁的蒲荷欲與其抗衡。
閑暇時可以洗滌眼睛的塵埃,
但是仙人還是只在西方的帝王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天中的景象,詩人伯恭在雨中來到湖邊,帶著茶壺和詩文與友人一同賞析山水之美。他欣賞著雨中的山色和湖光,覺得雨水讓景色更加迷人。詩中提到天空中的花絮即將結束,而路邊的蒲荷欲與花絮一較高低。最后,詩人表示在閑暇之余,可以洗滌眼睛的塵埃,但真正的仙人只存在于遙遠的帝王城。
賞析:
這首詩以雨天為背景,通過描寫山水和自然景觀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將自然景色與人生境遇相結合,展現了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詩中的"莫嫌鞭馬踏春泥"表達了詩人對于環境的包容和接納。他告訴讀者不要嫌棄馬蹄踏在春泥上,這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和欣賞。
"茶鼎詩整偶共攜"強調了詩人與友人一同品茗賞詩的情景。茶與詩成為情感和思想的載體,通過共同的審美體驗,增進友誼與交流。
"山色雨深看更好,湖光煙接望遠迷"描繪了雨天中山水的美麗景色。雨水增添了山色的韻味,湖光與煙霧交織在一起,給人以迷離的感覺。這種表達方式凸顯了詩人對于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感受。
"連天花絮飛將盡,夾道蒲荷長欲齊"表達了花絮即將消逝,而蒲荷欲與花絮一爭高低的生命意志。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把自然景象與人生的起伏和變化相聯系,寄托了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思考。
最后兩句"官事得閒須洗眼,蓬壺只在帝城西"表達了詩人對于官場的厭倦和對仙境的向往。詩人認為在閑暇之余,應該洗滌眼睛的塵埃,擺脫塵世的紛擾。而蓬壺則是指仙人所在的地方,詩人表示真正的仙境只存在于帝王城西,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愿望。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雨天為背景,以自然景觀為表達對象,通過對山水、花絮和蒲荷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欣賞和思考,以及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索。詩中融入了友情、時光流轉、生命意志和追求超脫等主題,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和對自然與人生關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