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夜宿余家樓聞笛聲) / 作者:韓元吉 |
薄云卷雨涼成陣。
雨晴陡覺荷香潤。
波影淡塞星。
水邊鐙火明。
白萍洲上路。
幾度來還去。
彩枕恨茫茫。
笛聲依夜長。
|
|
菩薩蠻(夜宿余家樓聞笛聲)解釋: 《菩薩蠻(夜宿余家樓聞笛聲)》是宋代文人韓元吉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薄云卷雨涼成陣。
雨晴陡覺荷香潤。
波影淡塞星。
水邊鐙火明。
白萍洲上路。
幾度來還去。
彩枕恨茫茫。
笛聲依夜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在余家樓聽到笛聲時的景象和情感。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往時光和深情離別的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抒情的方式,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以下是對每句詩的賞析:
-"薄云卷雨涼成陣":這句詩描繪了天空中薄云飄動、雨水涼爽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這里的薄云和雨水象征著時光的流轉(zhuǎn)和變幻。
-"雨晴陡覺荷香潤":詩人在雨過天晴的時刻,感受到空氣中荷花的清香。這里的雨晴和荷香都是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傳遞出一種愉悅和滿足的心情。
-"波影淡塞星":這句詩表達了水波的波紋在星光的照射下顯得淡而無形,給人一種閃爍的美感。波影和星光的交融象征著詩人內(nèi)心的思緒和情感。
-"水邊鐙火明":詩人在水邊看到馬鐙上的火光明亮,這可能是指夜晚行人的燈火。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安全和溫暖的感覺。
-"白萍洲上路":詩人描述了在白萍洲上行走的路途,表達了他多次往來的心情。白萍洲是一個虛構(gòu)的地名,可能是詩人創(chuàng)作的一個意境。
-"幾度來還去":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多次往來的頻繁和反復(fù),暗示了他長期的離別和思念之情。
-"彩枕恨茫茫":詩人借用彩枕來象征離別的情感,表達了他對離別的痛苦和無盡的思念之情。
-"笛聲依夜長":整首詩以夜晚聽到笛聲為切入點,最后以笛聲的長久不斷作為結(jié)束。詩人通過笛聲的持續(xù),表達了他對過往時光和離別情感的長久思念。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感知和表達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過往時光和離別的深情思緒。詩中運用了細膩的描寫和抒情手法,給人以清新、悠遠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思維和藝術(shù)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