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起晏坐 / 作者:白居易 |
后亭晝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覺眼猶昏,無思心正住。
澹寂歸一性,虛閑遺萬慮。
了然此時心,無物可譬喻。
本是無有鄉,亦名不用處。
行禪與坐忘,同歸無異路。
|
|
睡起晏坐解釋:
《睡起晏坐》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后亭晝眠足,
起坐春景暮。
新覺眼猶昏,
無思心正住。
澹寂歸一性,
虛閑遺萬慮。
了然此時心,
無物可譬喻。
本是無有鄉,
亦名不用處。
行禪與坐忘,
同歸無異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春日午后醒來的情景和內心的體驗。詩人在后亭睡醒后,坐起來欣賞春天的景色。他的眼睛仍然有些昏昏沉沉,心思卻平靜安寧,沒有雜念。他的心境寧靜而深邃,摒棄了萬種煩惱和牽掛。此刻,他的心靈非常明澈,無法用任何物象來形容。詩人認為自己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故鄉,也沒有什么特定的歸屬感。修行禪定和坐忘的境界是相通而無異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日午后的一幕場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脫。詩人在詩中通過對春景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在寧靜中醒來的感受。他的眼睛仍然有些迷糊,但內心卻清靜無礙,沒有被雜念所困擾。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心境,表達了追求平靜、超越塵世的修行態度。
詩中的“澹寂歸一性”表明了詩人追求心靈的寧靜和統一,將自己的思緒和煩惱拋諸腦后。他感覺自己的心境達到了一種超越世俗的狀態,無法用任何物象來形容。最后的兩句“本是無有鄉,亦名不用處。行禪與坐忘,同歸無異路”,表達了修行禪定和坐忘的境界是相通的,都是超越塵世的道路。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超脫境界的追求。通過描繪春景和自我反觀,詩人表達了一種超越紛擾的境界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深遠的感覺,啟示人們追求心靈的平靜與超越世俗的境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