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葵 / 作者:白居易 |
昨臥不夕食,今起乃朝饑。
貧廚何所有,炊稻烹秋葵。
紅粒香復(fù)軟,綠英滑且肥。
饑來止于飽,飽后復(fù)何思。
憶昔榮遇日,迨今窮退時。
今亦不凍餒,昔亦無馀資。
口既不減食,身又不減衣。
撫心私自問,何者是榮衰。
勿學(xué)常人意,其間分是非。
|
|
烹葵解釋:
《烹葵》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描寫了作者的貧困生活和對榮衰的思考。
譯文如下:
昨天晚上不眠不休地饑腸轆轆,今天起床依然是空腹。貧窮的廚房只有些稻谷和秋葵,用來烹煮食物。紅色的稻粒飽滿香甜,綠葉的秋葵滑嫩且肥美。饑餓來臨時就能得到滿足,吃飽之后還能夠有何思慮。回憶起往日的榮華富貴,如今卻淪為赤貧之人。現(xiàn)在雖然衣食不愁,但當(dāng)時也不曾享有豐盛的財富。口腹尚有足夠的食物,身上的衣物也沒有減少。心中想了想,自我問道,何者才是真正的榮華和衰落。不要隨波逐流,要能分辨是非之間的差別。
這首詩通過描述作者貧困的生活狀況和對比過去的富裕,反思了榮華與衰退的真正含義。詩中的“烹葵”可以理解為在生活的困境中,通過簡單的食材烹煮出美味,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滿足和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同時,詩人也通過最后幾句呼吁讀者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從他人的觀點,要能夠分辨是非,保持正直的立場。
整首詩以簡單質(zhì)樸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貧困的坦然和對人生起伏的思考,展示了唐代白居易的直率和對現(xiàn)實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