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樹 / 作者:白居易 |
種樹當前軒,樹高柯葉繁。
惜哉遠山色,隱此蒙籠間。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萬葉落頭上,千峰來面前。
忽似決云霧,豁達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別一款顏。
始有清風至,稍見飛鳥還。
開懷東南望,目遠心遼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兩全。
豈不愛柔條,不如見青山。
|
|
截樹解釋:
《截樹》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截樹
種樹當前軒,
樹高柯葉繁。
惜哉遠山色,
隱此蒙籠間。
一朝持斧斤,
手自截其端。
萬葉落頭上,
千峰來面前。
忽似決云霧,
豁達睹青天。
又如所念人,
久別一款顏。
始有清風至,
稍見飛鳥還。
開懷東南望,
目遠心遼然。
人各有偏好,
物莫能兩全。
豈不愛柔條,
不如見青山。
中文譯文:
種樹時就在軒下,
樹木高大,枝葉繁茂。
可惜啊,遠山的美景,
被這些樹木遮蔽了。
有一天,我拿起斧子,
親手砍掉了樹的頂端。
萬葉落在我的頭上,
千峰出現在我的面前。
突然間,像是破開了云霧,
豁然開朗,看到了青天。
就像是我所思念的人,
久別重逢,展現出一種笑顏。
清風漸漸地吹來,
我可以看到飛鳥歸來。
懷著開闊的心情,
向東南方望去,眼睛深遠,心靈開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
但物質世界無法兩全。
何不去愛那柔軟的樹枝呢?
不如去欣賞青山的美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種樹者的經歷和感悟。詩人在種樹期間,樹木長得高大茂盛,但同時也阻擋了遠處山色的美景,給人以遺憾之感。于是,詩人突然決定砍掉樹木的頂端,讓萬葉飄落在他的頭上,千峰映入他的面前。這一舉動象征著詩人通過決斷和行動,擺脫了某種束縛,看到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和境界。
這種突破不僅僅是對外在環境的改變,也是內心世界的一種解放。通過與自然界的互動,詩人感受到了自由和豁達,好像與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心情愉悅。清風吹來,飛鳥歸巢,他的目光和心靈都變得開闊。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人與物之間選擇的思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追求,但在物質世界中,往往無法同時得到所有的東西。詩人認為與其追求某種柔弱的物質,不如欣賞大自然的壯美景色,比如青山。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于純樸、自然的追求,以及對物質和精神之間的取舍的思考。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由、開闊和純樸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