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許從道登瓊翠閣 / 作者:劉過 |
清潭石洞游俱偏,最后來尋此閣遨。
樹木滿林成芘蔭,溪山圍縣恰周遭。
結交有味貧何害,薄酒雖村飲亦豪。
明日重陽吾未去,更於何處可登高。
|
|
同許從道登瓊翠閣解釋: 《同許從道登瓊翠閣》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許從道一同游覽清潭石洞,最后來到瓊翠閣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潭石洞游俱偏,
最后來尋此閣遨。
樹木滿林成芘蔭,
溪山圍縣恰周遭。
譯文:
一同游賞清潭石洞偏僻,
最后來到尋找這座瓊翠閣。
樹木郁郁蔥蔥,形成芘蔭,
溪山環繞縣城,恰似周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潭石洞和瓊翠閣為背景,表達了作者與許從道一同游覽的愉悅心情。詩中描繪了清潭石洞的幽靜和瓊翠閣的美麗景色,以及周圍的茂密樹林和溪山環繞的景致。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欣賞之情。
詩中的"最后來尋此閣遨"表明詩人和許從道最終找到了他們尋求的目的地——瓊翠閣,這里可能是一處名勝或休閑的場所。作者通過石洞和閣樓的游覽,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也體驗到了與友人結交的愉悅。
詩詞中暗含了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詩人在結交朋友方面,認為貧窮并不會妨礙結交有趣的人,即使只有一些簡單的村飲,也能享受其中的豪情。最后兩句"明日重陽吾未去,更於何處可登高"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詩人期望在未來的重陽節能夠再次登高,享受美好的景色和時光。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致和友情的美好,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情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樸素的感悟,詩人傳達了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