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 / 作者:陳與義 |
聽雨披夜襟,沖雨踏晨鼓。
萬珠絡筍輿,詩中有新語。
老龍經秋臥,歲暮始一舉。
成功亦何遲,光采變蔬圃。
道邊聞井溢,可笑遽如許。
舊山百尺泉,不知旱與雨。
|
|
雨解釋: 詩詞:《雨》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聽雨披夜襟,
沖雨踏晨鼓。
萬珠絡筍輿,
詩中有新語。
老龍經秋臥,
歲暮始一舉。
成功亦何遲,
光采變蔬圃。
道邊聞井溢,
可笑遽如許。
舊山百尺泉,
不知旱與雨。
中文譯文:
我傾聽雨聲,披著黑夜的衣襟,
在雨中行走,踏著晨曦的鼓點。
像萬顆珍珠一樣串聯起的車輛,
詩中蘊含著新的語言。
老龍經歷了秋天的蛻變而沉睡,
歲末時才重新煥發生機。
成功何須遲延,
光采變得如昔日的蔬園。
路邊傳來井水溢出的聲音,
這樣倉促的變化令人發笑。
曾經的山峰上的泉水,
不知道旱季與雨季的區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雨》描繪了雨水的景象,以及雨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作者通過雨來表達人生的變遷和世事的無常。
詩中的第一句"聽雨披夜襟",表達了作者傾聽雨聲的虔誠和披掛黑夜的決心。接著,"沖雨踏晨鼓"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在雨中行走,踏著晨曦的節奏。這些描寫把讀者帶入了雨水的氛圍之中。
接下來的兩句"萬珠絡筍輿,詩中有新語",通過形容車輛像串聯起的珍珠一樣,表達了詩歌中所蘊含的新意和新語言。這種比喻使詩歌更加富有韻律和美感。
隨后的幾句"老龍經秋臥,歲暮始一舉。成功亦何遲,光采變蔬圃",寓意著經歷了秋天的沉睡之后,歲末時才重新煥發生機,成功也不必拖延。同時,人生的光采也會像昔日的蔬園一樣變得絢麗多彩。
最后兩句"道邊聞井溢,可笑遽如許。舊山百尺泉,不知旱與雨",揭示了世事無常的真相。作者通過井水溢出和山泉的例子,表達了人們對于世事變遷的無知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雨水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變遷和世事無常的思考。通過雨水的形象,詩中蘊含著對于成功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和啟示,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世事無常的感慨和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