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雉 / 作者:白居易 |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飲水。
適性遂其生,時哉山梁雉。
梁上無罾繳,梁下無鷹鹯.雌雄與群雛,皆得終天年。
嗟嗟籠下雞,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犧牲患。
|
|
山雉解釋:
《山雉》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步一啄草,
十步一飲水。
適性遂其生,
時哉山梁雉。
梁上無罾繳,
梁下無鷹鹯。
雌雄與群雛,
皆得終天年。
嗟嗟籠下雞,
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
必有犧牲患。
詩意:
這首詩以山上的野雉為主題,通過描繪雉鳥的生存狀態和比較與籠養的雞和池塘中的雁,表達了對自然自由狀態的贊美,同時也暗含了生活中犧牲和困境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野雉的描繪,展現了它們適應自然環境、自由自在生活的形象。五步啄一次草,十步飲一次水,表達了野雉的自然行為習慣。詩人稱贊了山梁上的野雉,它們沒有被人類的陷阱所困擾,也沒有被懸崖上的鷹和鹯所威脅。
詩中提到的雌雄和幼鳥都能安享終天,意味著它們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自由地生活,并且沒有外界干擾。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讓人感嘆不已。
然而,詩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對生活中犧牲和困境的思考。詩人提到了籠中的雞和池塘中的雁,暗示它們失去了自由。他暗示稻粱之恩的同時,也暗示了必然會有犧牲和困難。這種對比突出了野雉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反映了人類社會中不同命運的存在。
整首詩詞通過對野雉和其他禽鳥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人類社會中犧牲和困境的思考。它呈現了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的對比,引發人們對自由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