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柟惠花 / 作者:陳與義 |
無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銜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喚得回。
|
|
葉柟惠花解釋: 《葉柟惠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陳與義。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無住庵中老居士,
逢春入定不銜杯。
文殊罔明俱拱手,
今日花枝喚得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居士在無住庵中的情景。他在春天來臨時,靜坐入定,不再沉迷于世俗的歡樂和飲酒。他悟到了佛法的真義,以至于就連文殊菩薩也無法理解他的境界,只能敬重地合十致敬。然而,今天的花朵卻喚醒了他的回憶,使他感到心潮起伏。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老居士的描寫,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無住庵是禪宗的修行場所,而老居士在這里靜坐入定,不沉迷于世俗的歡樂和物質享受。他放棄了喧囂與浮華,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越。逢春入定,可以理解為他在春天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更加專注于修行,與自然融為一體。
詩中提到的文殊菩薩是智慧菩薩,代表著智慧和見解的境界。文殊菩薩無法明了老居士的境界,說明他的修行已經達到了超越一般人認知的層次。文殊菩薩拱手合十,表示對老居士的敬意和欽佩。
然而,詩的最后一句表達了老居士被花朵喚醒的情感?;ǘ渥鳛榇禾斓南笳鳎笳髦鷻C和美好。花朵的綻放喚起了老居士往事的回憶,使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情感波動和生命的變遷。
整首詩詞通過對老居士的修行和超脫的描繪,表達了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塵世的精神追求。同時,詩中的花朵與往事的回憶構成了一種對人生變幻和情感波動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在簡短的文字中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