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蟹 / 作者:陳與義 |
量才不數制魚額,四海神交顧建康。
但見橫行疑長躁,不知公子實無腸。
|
|
詠蟹解釋: 《詠蟹》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與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量才不數制魚額,
四海神交顧建康。
但見橫行疑長躁,
不知公子實無腸。
詩意:
這首詩詞以詠蟹為題材,通過描述螃蟹的特征和行為,寓意深遠。詩人通過螃蟹的形象,表達了對世事的思考和對人性的觸動。
賞析:
首句“量才不數制魚額”,描繪了螃蟹的頭部特征。螃蟹的頭頂有一塊硬殼,叫做“魚額”。這句話意味著螃蟹的才智和能力無法被準確衡量和評估。這里也可以將“量才不數”理解為對人才的評價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表面的標準,而應該看重潛力和內在的能力。
接下來的兩句“四海神交顧建康”,表達了螃蟹的社交能力和地位。螃蟹生活在水中,但它的影響力卻可以超越四海,和建康(指南京)的人們有著緊密的聯系。這里可以將“四海神交”解讀為螃蟹在社交圈中的地位高貴,能夠與各方重要的人物進行交往。
接下來的兩句“但見橫行疑長躁,不知公子實無腸”,是對螃蟹行為的描寫和對人性的暗示。螃蟹的橫行和長躁,讓人感到疑惑和困惑,不知其真實的內心和動機。這里可以將“公子實無腸”理解為表面的風光和內在的虛偽之間的對比。螃蟹可能被視為一種世俗中的風雅象征,而人們常常無法看清背后的真實面貌。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螃蟹的形象,折射出人類社會和人性的特點。它提醒人們不要僅僅看重表面的現象和外在的標準,應該更加重視內在的能力和品質。同時,也警示人們在社交和人際關系中要警惕虛偽和表面的風光,保持真誠和清醒的判斷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