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 / 作者:陳與義 |
不須杯勺了三冬,旋作蓬齋待朔風。
會有打窗風雪夜,地爐孤坐策奇功。
|
|
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解釋: 詩詞:《宴坐之地籧篨覆之名曰蓬齋》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不須杯勺了三冬,
旋作蓬齋待朔風。
會有打窗風雪夜,
地爐孤坐策奇功。
中文譯文:
不再需要杯盞度過三個冬天,
轉而將地籧篨作為蓬齋等待朔風的到來。
當有寒風吹打窗戶,飄雪的夜晚,
我孤獨地坐在地爐旁,策劃著奇妙的功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蓬齋里度過寒冷的冬夜的情景。蓬齋是指用蓬草搭建的簡陋房屋,這里象征著清貧的生活環境。詩人說不再需要杯盞度過三個冬天,可能是因為他已經過了三個寒冬,對于寒冷的生活已經習以為常,不再需要飲酒來麻醉自己。相反,他用地籧篨(蓬草編織的席子)覆蓋蓬齋,等待朔風的到來。朔風是指冬天的北風,表明詩人已經習慣了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并且期待著冬天的來臨。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夜,窗外刮著寒風,飄著雪花。詩人孤獨地坐在地爐旁,這里地爐象征著溫暖和希望,他在這個寒冷的夜晚中思考和策劃著自己的奇妙功績。這里的奇功可以理解為詩人的文學創作,他在清貧的環境中通過詩詞創作來尋求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
整首詩詞通過對寒冷冬夜的描繪,表現了詩人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盡管生活環境清貧,但詩人通過等待朔風和孤坐地爐來尋求內心的溫暖和獨特的創作靈感,展示了他對于艱苦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于奇妙創作的追求。整首詩詞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獨特的人生觀和創作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