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鑾子晬日 / 作者:白居易 |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鑾。
生來始周歲,學坐未能言。
慚非達者懷,未免俗情憐。
從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無夭折患,則有婚嫁牽。
使我歸山計,應遲十五年。
|
|
金鑾子晬日解釋:
《金鑾子晬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年欲四十,
有女曰金鑾。
生來始周歲,
學坐未能言。
譯文:
我已近四十歲,
有個女兒名叫金鑾。
她剛出生滿一歲,
還不會說話坐著。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的女兒金鑾。詩人在女兒即將滿一歲時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女兒的思念之情。詩中透露出對女兒成長的期待和對自己晚婚的憂慮。
賞析:
《金鑾子晬日》以白居易親身經歷為題材,表達了父愛和家庭情感。詩人在詩中以自己的行年將近四十歲的身份,描述了他的女兒金鑾。詩中的金鑾是白居易的女兒,詩人對女兒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詩的開頭表明了詩人已經年近而立,行年快要四十歲了。接著,詩人介紹了自己的女兒金鑾,她剛剛滿一歲,還不能說話,只能坐著。這里通過描寫女兒的年齡和狀態,展現了女兒的稚嫩和可愛。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女兒的深情和對未來的擔憂。詩人稱自己為"達者",即人才、有成就的人,他內心有些慚愧,覺得自己沒有能夠給予女兒更好的條件和環境。他也擔心女兒將來會受到世俗的束縛和牽扯,可能會有夭折或早婚的困擾。詩人希望能夠在女兒長大成人之前回到山中,但似乎需要再等待十五年。
這首詩詞表達了白居易作為父親的深情厚意,以及對女兒成長和未來的期待。通過描寫女兒的年齡和狀態,展現了親情和家庭的溫馨。整首詩以淡泊的語言風格,表達了詩人對女兒的關愛和對未來的憂慮,展現了家庭情感的真摯和溫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