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 / 作者:陳與義 |
退之高文仰東岱,籍湜傳盟其足賴。
固知法嗣要龍象,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駕曹劉蓋余力,壓倒元白聊一快。
向來班門收眾材,賓履費公珠幾琲。
三熏會有堪此事,群犬未免驚所怪。
但知樓仰百尺顛,豈覺波涵千頃外。
南州短簿令公喜,巍峩峩冠陸離佩。
有如若士那可無,筆勢已超聲律界。
相將問道留十日,滿座真成折床會。
清詩忽復墮華箋,要使握瑜夸等輩。
|
|
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解釋: 這首詩詞《蒙賜佳什欽嘆不足不揆淺陋輒次元韻》是宋代陳與義創作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蒙賜佳什欽嘆不足,
不揆淺陋輒次元韻。
退之高文仰東岱,
籍湜傳盟其足賴。
固知法嗣要龍象,
先生端是毗陵派。
方駕曹劉蓋余力,
壓倒元白聊一快。
向來班門收眾材,
賓履費公珠幾琲。
三熏會有堪此事,
群犬未免驚所怪。
但知樓仰百尺顛,
豈覺波涵千頃外。
南州短簿令公喜,
巍峩峩冠陸離佩。
有如若士那可無,
筆勢已超聲律界。
相將問道留十日,
滿座真成折床會。
清詩忽復墮華箋,
要使握瑜夸等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一位文學家的贊賞和敬佩之情。詩中描述了作者退隱山林后,仰慕東岱山的高文化,將其與自己相比較,認為自己的才華和修養遠不及對方。作者提到了先生(指被仰慕的文學家)是毗陵(即才子之鄉)派的代表,對法嗣(指文學傳承)要求高尚,具備龍象般的氣質。然后作者謙虛地說自己的作品只是壓倒了曹劉等一些平庸之輩,與元白等優秀的文人相比僅僅是一時的快意。
詩中還提到了作者過去在文壇上廣納眾才,受到了眾多文人的贊賞,但這樣的贊賞使得一些小人物感到驚訝和驚恐。作者認為自己的才華僅僅是樓閣之間的小草,在大海之中微不足道。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南州短簿(指一種文房四寶,短而精巧的筆)令公(指文學家)喜愛,他的冠冕華服和佩飾威風凜凜。作者認為,像這樣的才子不可或缺,他們的筆法已經超越了傳統的聲律界限。
最后,作者表達了與文學家相互交流的愿望,希望共同探討文學的道路并留下十日的時間,讓他們交流心得。他們的聚會將會是一場真正的折床(指詩文的創作會)會議。最后一句提到了清詩墮落華麗的紙張上,要讓筆勢握住珍貴的瑤琳(指文學才華)來夸贊他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家的崇敬和贊賞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謙虛態度。通過對先生的仰慕,他希望與對方交流心得,共同探索文學的道路。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文學追求的熱情和對才華的敬畏,同時也表達了他對文學交流和創作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