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別心老 / 作者:陳與義 |
老心霜下松,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悽。
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
|
|
留別心老解釋: 《留別心老》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陳與義。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心霜下松,
名與隆公齊。
人物北斗南,
佛事東院西。
平生四海腳,
不復煩金篦。
卻從夢中別,
未免意慘悽。
它時訪生死,
林深路應迷。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與心老別離的場景。詩人的心境如同秋霜覆蓋在老松上,與隆公一樣享有盛名。他的人物形象遍布北斗天空和南方,參與佛事于東院和西方。平生以四海為家,行走于世間,不再被世俗的名利所糾纏。然而,從夢中醒來后的離別,使他的情感變得悲涼而凄慘。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他將面臨生死的考驗,而深林中的路途將會使他迷失方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陳與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首句"老心霜下松"運用了比喻手法,將詩人內心的冷漠、孤寂之感與冬日霜降下的景象相聯系。通過與隆公名聲齊盛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自豪與自信。
接下來的兩句"人物北斗南,佛事東院西",通過對詩人所處的環境和活動的描繪,展示了他廣泛的社交圈和對佛教的關注。這種廣闊的人際網絡和宗教信仰的參與,使得詩人在世俗紛擾中保持著一份超脫和從容。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表示自己已不再被金錢和權勢所困擾,不再煩惱于社會的虛妄。這種超脫的心態與后面對別離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卻從夢中別,未免意慘悽。它時訪生死,林深路應迷",通過夢境與現實之間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別離的傷感。詩人感嘆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將會面臨生死的探討,而深林中的路途將使他迷失方向,這也暗示了詩人對未來的迷惘和不確定。
整首詩以簡練的句式和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世俗的超脫態度。它通過描寫具體的景象和情感體驗,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