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董仲舒西漢廣川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授學生甚眾新學者但就其及門較久之弟子受業或莫見其面;專心治學三年不窺園。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后百數。仲舒以賢良對策亦即天人三策奏對主張治天下以教化為先建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更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帝以仲舒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乃帝兄素驕好勇仲舒以禮誼匡正王極為敬重。 仲舒治〔公羊春秋〕喜言災異遼東高廟長陵高園殿災仲舒居家推說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侯仲舒私見嫉之竊其書上奏上召見諸儒視讀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為其師書以為大愚于是下仲舒于獄當死詔赦之;于是仲舒遂不敢復言災異。 仲舒為人廉直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為從諛弘嫉之。膠西王亦上兄也尤縱恣弘乃言于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膠西王。」膠西王聞仲舒賢頗善待之。仲舒恐久必獲罪乃稱病免。仲舒相兩國輒事驕王正身以率下數上疏爭諫教令中學所居而治。及去位歸居終不問家中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議常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可見朝廷對仲舒之倚重。 仲舒學有源委嘗言仁人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為漢醇儒。仲舒對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之。年老以壽終于家家徙茂林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 仲舒所著皆明經術之意及上疏條教凡百二十三篇而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十余萬言皆傳于后世輯為〔春秋繁露〕、〔董子文集〕等書。 仲舒非常重視教育認為統治者的主要任務是實行德治以教化萬民。他把人性分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與斗筲之性三者 此即他所提出的 「性三品說」。他教導學生要「不知則問不能則學」「君子不學不成其德」激勵學生要勤學好問;并主張學習必須專一要「形靜志虛」才能體會精微深入悟解。
董仲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董仲舒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前179~104)西漢名儒廣川(河北省棗強縣東)人。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三年不窺園。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