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不空(705~774)為唐代密教高僧全名作「不空金剛」乃唐代譯經家、密教付法的第六祖;南印度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天資聰明幼從叔父游南海諸國后出家;十四歲隨金剛智來華玄宗開元八年(720)至洛陽。開元十二年(724)在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習漢、梵經論并隨金剛智譯經。及金剛智示寂乃奉遺命前往印度求密藏梵文;從普賢阿闍梨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及〔大毘盧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頂〕及〔真言秘典〕等經論并蒙指授諸尊密印、文義性相等。天寶五年(746)還抵長安;天寶十五載(756)奉詔住大興善寺開壇灌頂以祈雨靈驗賜號智藏。及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屢次秘密遣使與肅宗通報消息。至德二載(757)肅宗還都師備受禮遇。乾元元年(758)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凡昔日玄奘、義凈、菩提流支等攜來之梵本悉數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大歷六年(771)表進開元以來所譯經七十七部一零一卷及目錄一卷并請入藏在佛經翻譯史上與鳩摩羅什、真諦、玄裝等并稱四大翻譯家;又與善無畏、金剛智并稱開元三大士。 大歷九年(774)六月入寂享年七十;追贈「司空」諡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于大興善寺造塔安置舍利。受法弟子數以萬計;聞名的付法弟子有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覺超等而以嫡傳之惠果稱真言付法第七祖。惠果后傳法于日僧空海歸國后創立真言宗世稱「東密」。
不空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唐代譯經家。法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頂號不空金剛的省稱。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人一說西域人。幼年出家十四歲在闍婆國(今印尼爪哇)遇金剛智三藏隨來中國學習唐、梵經論。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圓寂后他奉詔出使獅子國。并利用這個機緣在普賢法闍黎學習密法三年廣事搜求密藏和各種經論共一千二百卷。天寶五年回長安奉敕于凈影寺從事翻譯和開壇灌頂。安祿山之亂不空雖身陷長安但仍和肅宗暗通消息所以肅宗還都不空受到朝野的傾心崇奉傳法譯經教化頗盛。大歷九年圓寂世壽七十代宗敕贈司空諡「大辯正」。中唐時期佛教各宗競立密法漸行頗有要求抉擇統一的趨勢不空的譯述正表現了他的體認和努力并取得很大的成就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家所譯的經典包括顯教、雜密、金剛界、大樂、雜撰五大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