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輻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地球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太陽。太陽系以電磁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的太空中輻射能量。太陽能的來源是由于其核心(溫度為16x106K)的熱核子反應然后經過輻射和氫的對流傳送到太陽表面。太陽的可見光(或可見太陽輻射)(visible light)系來自太陽的光球(photosphere)這是太陽「冷」的外層表面其溫度約6000°K。 假設太陽溫度為6000°K則根據物理定律可計算單位面積上太陽的放射能量為73.5x106Wm-2因此全太陽表面輻射的總能量為4.46x1026W。根據最近人造衛星的測量地球在大氣層頂垂直太陽輻射的方向且在太陽和地球平均距離的情況下地球大氣層頂上單位面積收到的太陽輻射為1370Wm-2(或1.96cal/cm2/min)這個值稱為太陽常數(solar constant)。全地球收到的總太陽輻射量為1.75x1017W這只是太陽總輻射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 就環境科學而言太陽輻射光譜以0.1微米(μm即10-6m)到100微米之間的波段最重要。人類肉眼可見的波段為可見光其波長在0.39微米至0.78微米之間。0.39微米至0.46微米之間屬紫光;0.62微米至0.78微米之間屬紅光。凡波長小于0.39微米的電磁波稱為紫外輻射(ultraviolet radiation);波長大于0.78微米的稱為紅外輻射(infrared radiation)。 太陽輻射最強的波段是在0.475微米地球輻射最強的波段在11.4微米。因為太陽輻射的主要范圍在0.15微米至4.0微米之間;地球輻射的主要范圍在3.0微米至100微米之間兩者之間幾乎不相重疊。就波長而言太陽輻射比地球輻射短得多所以稱太陽輻射為短波輻射(short-wave radiation)地球輻射為長波輻射(long-wave radiation)。 地球表面吸收太陽輻射能的多寡受到下列因子影響:(1)緯度的高低(2)大氣層的吸收作用(3)云量多寡(4)水陸性質的差異和(5)地勢的高低及地形的坡面等。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量僅約為大氣層頂的太陽輻射量的一半。
太陽輻射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太陽向四周放射的電磁波和粒子。地球大氣上界所接受的太陽輻射量隨時間和地點而有不同尤其與太陽表面的黑子活動強弱有關。太陽輻射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會被大氣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水氣所吸收。其在地球上的分布為決定各種天氣變化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