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神經病是一種功能性的心理病。因對于心理上感受的壓力過度夸大以致發生焦慮、恐懼、憂郁生理上亦伴隨出現心悸、出冷汗、頭暈、氣喘等種種不適的癥狀。這種現象影響生活與工作的效率使人無法集中注意力覺得全身無力有無助感遇事退縮、逃避。但這種狀況尚未到成為精神病(Psychosis)的地步并未完全喪失原來自主自立的能力。罹患神經病者能自覺自己的問題還能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但由于難以自拔故其神經病癥狀就在夸大壓力又采取各種防衛機制以自欺欺人的方式逃避壓力如此惡性循環會持續且惡化下去。 神經病的成因是心理的(人格的)以及社會環境的(包含家庭因素、人際關系等)故除非解決了個人人格因素或得到社會支援其癥狀便難以減輕。研究結果及臨床經驗均顯示神經病可以治療但若無法更徹底的解決其心理問題極易再度復發。目前心理治療與輔導的技術如行為改變技術(減敏感法)、認知治療法(理性情緒治療法)等都有助于治療。 最早使用神經病一詞的是卡倫(W. Cullen)當時他試圖擺脫神經病為不道德的靈魂及罪惡的精神的傳統說法于一七八零年開始應用此詞。這種新的觀點獲得當代哲學界、化學界、醫學界尤其是心理治療本身的響應。但其時神經病一詞包含的范圍還很廣泛且界限模糊不清。十九世紀時夏寇(M.J. Charcot 1825~1893)首先運用催眠的方法對神經病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簡耐特(P. Janet 1859~1947)持續其研究并發現神經病源于過去被遺忘的創傷事件藉由喚醒這些記憶可找出病源因而得治。佛洛依德起初也以催眠術進行神經病的研究發現神經病的原因在于性方面是自我與本我之間的沖突而致。其后佛洛依德改以「自由聯想法」及「夢的解析」等發掘被遺忘、受壓抑的潛意識并提出了「人格發展」及「心理防衛機制」的觀點均說明神經病是由于某一階段人格發展的不順利以及錯誤或過度使用心理防衛機制所致。 新心理分析學派如杭妮(K. Horney 1885~1952)認為神經病是一種對所仇視之世界的無助感之防衛策略。蘇利文(H.S. Sullivan1892~1949)則認為神經病是由于重要人際關系的溝通失敗。由心理分析學派獨立出來的容格(C. Jung 1875~1961)認為神經病是由于個人的生活目標及態度超乎其種族潛意識或集體潛意識所致。阿德勒(A. Adler 1870~1937)以其個人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觀點認為神經病是種自卑感與優越感(卓越)間的沖突干擾了個人的生活目標及計劃。而人是極力追求卓越的故神經病就是幫助個人達成卓越的一種防衛工具。 對神經病的研究與心理分析學派觀點相對的是制約理論(Conditioning Theory)及行為理論(Behavior Theory)這兩種理論是從實驗室中研究而得。經由動物的研究發現人類的神經病也是一種習得的情緒習慣受到「初級制約」(Primary Conditioning)及「次級制約」(Second-order Conditioning)而成故其消除也可透過「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的作用是為行為治療技術包括肌肉松弛、系統減敏感。 臨床治療上將神經病依原因及癥兆加以分類主要如下: 1.焦慮型神經病(Anxiety Neurosis):多半沒有特殊的威脅情境患者本身也說不清焦慮的緣由只是極易感到或突來一陣焦慮或恐懼伴隨生理上心悸、呼吸急促、流汗、肌肉緊張、頭昏、食慾不振等現象易于遺忘、疲倦喪失生活樂趣。但也有患者能指出焦慮的來由此為「固定焦慮」(Bound Anxiety)。前者則稱「游離焦慮」(Free-Floating Anxiety)。 2.恐懼型神經病(Phobic Neurosis):對于某些事物有不合理的恐懼感自己雖然知道卻無力擺脫。如對高處、空曠處、密閉處、血、污穢或細菌、黑暗、擁擠、孤單、火、雷雨、動物等除了感到極端恐懼外還伴隨有頭、背、胃等部位的疼痛現象。 3.強迫型神經病(Obssesive-Compulsive Neurosis):自知具有不道德或反社會之觀念與行為沖動但無力抗拒。如想傷害(殺死)親人使得自己為了確保「安全」而將注意力遷移到其他方面反引起普遍性的不安。 4.歇斯底里癥(Hysterical Neurosis):是一種癔覥病型神經病將心理沖突轉化為身體疾病及失憶現象。前者稱為「轉化型」(Conversion)會在感覺、運動機能、內臟方面出現問題。后者稱為「解離型」(Dissociative Type)會有暫時(或長時)遺忘以及多重人格的現象。 5.憂郁型神經病(Hypochondriacal Neurosis):對身體健康過度關心擔憂身體狀況假想出各種疾病。 6.疲弱型神經病(Neurasthenic Neurosis):一種慢性的身心不適經常感到疲倦、疼痛一直處于情緒低潮心理上有挫折、無力、無助感。 7.抑郁型神經病(Depressive Neurosis):對不幸的狀況過度的悲傷、沮喪結果喪失工作、生活意愿及力量鎮日覺得無望精神上亦茫然、空洞是較嚴重的神經病須防備其自殺緊急時須送醫治療。 神經病的緣由雖以個人內在傾向為主(生物及遺傳、心理與人際交往)但也常由社會環境的刺激或個人生活中重大變故或壓力事件所引發。在治療方面可兼采部分的藥物控制以及心理治療與行為改變。最終目的不在排除所有外界刺激或壓力或為患者安排最安全的身心環境而在于協助患者解決神經病的心理源由改變其適應環境、處理壓力的方式解除「壓力-焦慮-逃避-增強」(壓力及焦慮感)等的惡性循環。
神經病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因神經系統發生病變以致精神狀態或身體動作發生不協調的疾病。罵人精神不正常舉止不合常理。如:「三更半夜還打電話來吵人!你有神經病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