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條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必要條件定義是「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在邏輯的語句「若A則B」中A為前項B為后項如果B為A的必要條件那么:有B不一定有A但無B則一定無A。也就是說不能滿足B的條件一定不能滿足A的條件;而能滿足B的條件不一定就能滿足A的條件。例如「學生」是「大學生」的必要條件。因為滿足「學生」的條件不一定能滿足「大學生」的條件中小學的學生也是「學生」;但假如不是「學生」則一定不是「大學生」。邏輯上如果「p→q」是一真的語句則說q是p的必要條件。實際上如果p是q的充分條件則q一定是p的必要條件。 針對某一概念的分析經常由探究該概念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開始。以懲罰為例一個行動如果是真正的懲罰而不是報復、施虐或恐嚇等則需要滿足如下的條件:(1)施予處分(2)由具適當權威的人執行(3)受罰者感受到痛楚(4)受罰者實際上曾犯錯。譬如說一位法官任意對無辜者罰款則該罰款的處分并非懲罰因為沒有滿足第四條件。再如一個竊盜者被路人看到并被追打這位路人也不能說是懲罰該竊盜者因路人并不具適當權威(第二條件)。簡單來說上述的四個條件可視為懲罰的必要條件。 此外這四個條件如果整合在一起運用則可以視為懲罰的充分條件。也就是說當某一行動完全符合這四個條件時可以有充分理由說它是懲罰。但是對于一個概念的分析其充分條件通常很難確定不像必要條件容易掌握。像是「理解」可以作為受過教育的必要條件但要作為受過教育的充分條件就不夠充分。因為理解可能是瑣碎或機械式的只知其然理解的內容也可能是負面的(如知道傷害人的各種方式縱然這種理解日益復雜也很難說是教育)。至于上述懲罰的例子雖然具有該四項條件的結合仍可以懷疑其作為懲罰的充分條件。譬如說有位法官在路上遇見并追打一竊盜的人這行動本身雖然與上述建議的四項條件完全符合也不能視其為懲罰最少還要另加一個條件即處分必須根據已有的規定或法令以免行動變相為「私刑」而不是真的懲罰。
必要條件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邏輯學上指無此條件則無彼結果。如:「氧氣是燃燒的必要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