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耗竭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又稱臭氧層破壞。在同溫層(stratosphere)之臭氧濃度隨高度而變化由15公里約0.2ppm至35公里約lOppmv為最高而在50公里又呈低濃度但如在標狀況下將其壓縮只有3mm厚度。當無自然界NOx與人為氟氯碳化物等污染源是呈Chapman反應機制保持平衡臭氧量其反應式如下: (1)O2 2O (2)O+O2-O3 (3)O3 O2+O (4)O+O3-2O2 反應式(1)與(2)為臭氧生成而反應式(3)與(4)為臭氧消耗當自然界或人為污染物由對流層昇入同溫層時會產生消耗臭氧的反應: (A)X+O3->XO+O2 (B)XO+O->X+O2 而(A)+(B)反應式則為: (5)O+O3->2O2 其中X可為ClNOOH.H.。如人為污染源之CFC-12(CF2Cl2冷媒)之破壞 (C)CF2Cl2 CF2Cl+Cl (6)Cl+O3->ClO+O2 (7)ClO+O->Cl+O2 而反應式(6)與(7)兩式之反應式與(5)式同故近半世紀以來工業經濟高度發展及生活品質需求大量排放氮氧及氟氯碳化物造成臭氧層消耗在同溫層之臭氧主要可吸收較短波長290-330nm之紫外線故臭氧層之破壞會造成皮膚曬傷、皮膚癌及白內障。在蒙特利(Montreal)公約已在1995年禁止CFC氟氯碳化物以期降低對臭氧層之破壞預期到2010年能恢復到1990年臭氧層之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