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緣木求魚」出于〔孟子·梁惠王上〕記載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孟子揣測齊宣王想君臨天下的心意卻不做使天下歸心的事務比喻錯誤的方法不會達到目的。孟子說:「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 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过R宣王問:「若是其甚與?」孟子說:「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br /> 孟子告訴齊宣王如果認為發兵攻打他國就可以完成開辟疆土讓秦楚來朝謁君臨中國安撫四方的夷狄的愿望就好像叫人爬到樹上去捉魚(或說希望喬木能生出魚來)一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結果必然徒勞無功。齊宣王不認為會這么嚴重因此孟子進一步闡釋說爬到樹上去捉魚頂多只是徒勞無功不會對國家產生災禍但是如果發兵侵犯其他國家因而與他國結下仇怨就一定會惹上殘民破國的災禍。 孟子主要的意思在告訴齊宣王要想使齊國強大以至臣服天下將心思花在施行仁政、推廣仁恩上面使四海歸心自動的順服。若離開正道只想用武力征服天下便無異緣木求魚不但徒勞無功反而會給國家帶來災禍是得不償失的事。 「緣木求魚」的比喻可以應用到任何事上關鍵是要達到一個目的必須用最適當的方法;若用錯了方法不但無益甚至有害。引申在教育上也是如此。例如教師要使學生學習應該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學習目標、學習場合等因素來決定適當合宜的教學方法并教學生應用適當的讀書方法和學習方式不要只是急功好利造成「緣木求魚」的錯誤。
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爬到樹上捉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語本《孟子.梁惠王上》。 【造句】他這種死板的讀書方法想得到好成績簡直是緣木求魚。
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爬到樹上去找魚。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贡扔饔缅e方法徒勞無功?!逗鬂h書.卷一一.劉玄傳》:「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孤本元明雜?。课木谌邸罚骸概喂γ缡刂甏靡筮M若緣木求魚?!挂沧鳌盖篝~緣木」。
緣木求魚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鏡花緣.第七回》:「今處士既未立功又未立言而又無善可立;一無根基忽要求仙豈非『緣木求魚』枉自費力么?」 2:《聊齋志異.卷六.狼三則》:「緣木求魚狼則罹之也可笑已!」 3:《封神演義.第三三回》:「若想善出此關大王乃緣木求魚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 4: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p> 5:唐.僧貫休〈行路難〉詩五首之一:「負心為爐復為火緣木求魚應且止。君不見燒金鏈石古帝王鬼火熒熒白楊里?!?/p> 6:《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列傳.建平宣簡王宏》:「至于邊城舉燧羽驛交馳而望其擐甲推鋒立功閫外譬緣木求魚不可得矣?!?/p> 7:《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高堂隆》:「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p> 8:《后漢書.卷一一.劉玄劉盆子列傳.劉玄》:「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p> 9:《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