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同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根據老子「玄同」一辭有兩義:一是指「有」與「無」名稱雖異卻同出自道體;一是指圣人被褐懷玉、隨緣同俗的人格境界。前者見于老子〔道德經〕首章后者則見于五十六章。〔道德經〕首章的意思說:有和無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是說「有」與「無」同樣淵源于道「有」是萬物之母「無」是天地之始二者可說是同一道體的兩種樣式。「有」是道體的實現狀態「無」是道體的潛存狀態。「有」「無」具出于同源之道所以說是「玄同」。其次〔道德經〕第五十六章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是在形容修道的人處世接物的原則:閉其聰明耳目挫其銳氣解其紛爭含光自斂與物宛轉就是「玄同」。這里「其」應是指百姓人民「兌」本義是口「門」是出入之處「兌」與「門」在這兒引申為耳目口鼻等孔竅。「塞閉」、「兌門」與「常使民無知無欲」(第三章)、「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第六十五章)的意義相近。耳目口鼻是人與外物相接、嗜欲好惡的官能所在老子因而提醒為政者善守自然清靜無為之道不要使百姓的耳目官能耽于淫奢逸樂。理想的為政者應與百姓同苦樂以博厚包容的人格排難解紛、混同俗世達到「和光同塵」(參見「和光同塵」)的境界。老子稱這樣的人格境界同于玄深微妙的自然之道沒有明顯的對比也就沒有矛盾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