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 【造句】這件貪瀆案爆發后立即引起各界的口誅筆伐。
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用言語和文字來揭發、譴責他人的罪狀。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出》:「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也作「筆誅口伐」、「口伐舌擊」。
口誅筆伐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成語詞典版
1:清.顧楝高《春秋大事表.卷四二之四.昭公》:「夫《春秋》為天下之無王作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生人之道絕矣。故不得已而作《春秋》汲汲乎別嫌明微正名定分。……口誅筆伐猶望人心懾于大義而不敢肆。」 2: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僖公三》:「邢、魯同出周公同宗之親戚。于同姓魯不能問罪出師又不能控晉討賊止此書『毀』以寄執兵之仇一字之義凜然口誅筆伐矣。」 3:明.汪廷訥《三祝記.第一四出》:「他捐廉棄恥向權門把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 4: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書牘.與李翁硯書》引宋.呂祖謙語:「呂東萊曰:『……君子所以口誅筆伐于蓽門圭竇之間而老奸巨滑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