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未知來源
1:侵略欺陵也。又漸逼之義與侵凌同。《易經·中孚卦·六三》注:「不勝而退懼見侵陵故或泣也。」;《禮記·經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疏:「侵陵謂侵陵鄰國也。」;《禮記·聘義》:「則不相侵陵。」;《大戴禮記·盛德》:「凡鬬辭生于相侵陵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史記·五帝本紀》:「皇帝欲侵陵諸侯。」;《漢書·地理志下》:「自初為郡縣吏卒中國人多侵陵之。」;《漢書·禮樂志》:「朝聘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侵陵之漸起。」;《漢書·食貨志上》:「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劉向呂為先是公作三軍有侵陵用武之意。」;《漢書·陳湯傳》:「侵陵烏孫大宛。」;《漢書·李廣傳》:「嘗與侍中貴人飲侵陵之莫敢應。」;《漢書·嚴助傳》:「又舉數兵侵陵百越。」;《漢書·武五子傳》:「呂劉澤素夸好侵陵也。」;《漢書·辛慶忌傳》:「侵陵百姓威行州郡。」;《漢書·王莽傳中》:「而豪民侵陵。」;《三國志·吳書·孫皎傳》:「近聞卿與甘興霸飲因酒發作侵陵其人。」;《三國志·吳書·陸抗傳》:「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漢、桓寬《鹽鐵論·訟賢》:「刻轢公主侵陵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