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卡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打孔卡是早期使用電腦時之輸入、輸出、儲存資料的利器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種媒體。標準的厚度是00067寸在上邊打洞以閱讀機讀取內容。 利用卡片儲存資料是于1890年由美國人口調查局的Herman Hollerith所發明。最通用的卡片為IBM卡是用耐濕、耐皺、又耐熱的絕緣質料紙張制成長7 3/8寸寬3 1/4寸卡片大小是以美國壹圓紙鈔的尺寸為準每張卡片共有80欄12列。每一欄代表一個文字、數字或特殊符號12列之排列順序由上而下編號依序為1211012...9。其中卡片下端的0到9共10列稱為數字打孔位置凡在數字位置上打孔就代表該數字。卡片上端的01112等3列稱為區域打孔位置為打英文字母或特殊符號時配合之用。其中第0列兼具數字打孔及區域打孔之雙重性質。 利用不同打孔位置的組合來代表文字、數字或特殊符號之方式稱之為卡片碼常用的卡片碼說明如下: (一)數字:分別打在卡片上相對應之數字打孔位置即由第0列至第9列每行的一個孔分別代表十進位的一個數字。例如數字8就在編號8的位置上打一小孔即可。 (二)大寫英文字母:大寫英文字母A到Z在卡片上均需打兩個孔。例如英文字母A~I除在第12列打孔外并在數字區1~9加打一個孔。字母J~R除在第11列打孔外須在數字區1~9加打一個孔。字母S~Z除在第0列打孔外還須加打2~9。 (三)特殊符號:特殊符號的打孔沒有規則性。IBM標準卡片通行多年各種廠牌、型式的計算機均能完全適合。在1969年IBM公司又推出專為IBM System/3小型計算機使用的96行小卡片此種小卡片只有標準卡片的1/3大小。即長2.63寸寬3.25寸打的孔是圓的卡片上共有32欄每欄有36個位置如此每欄就可容納3個符號每張卡片總共有96個符號。分印字區域及打孔區域主要作用是要能在最小的體積中存放最多的資料。 卡片必須經過打卡機、驗卡機與讀卡機的處理。打卡機之鍵盤與一般的打字機相似在鍵盤上每按一鍵卡片上便被打出相對應字元之孔碼來。讀卡機可利用光學原理將已打孔的卡片資料送給電腦處理。讀卡機內裝有光電感應設備能將脈波信號輸出進而達成資料傳送的目的。 隨著電腦科技的進步各種輸出入媒體也不斷的改進以致打孔卡的方式漸漸被其他方式取代應用亦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