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石介(1005~1045)字守道號徂徠北宋克州奉符(今山東泰安縣)人。仁宗朝進士及第歷任鄆州南京推官樂善疾惡遇事奮然敢為。丁父憂垢面跌足躬耕徂徠山下以〔周易〕授徒學者稱徂徠先生。胡瑗、孫復在泰山徂徠受業于孫復(泰山)孫復寄范天童書中指徂徠「能知堯舜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者也非止知之而又能揭而行之者也」可謂稱譽備至。 徂徠后獲名相富弼、范仲淹、韓琦等人薦引入為國子監直講、太子中允直集賢院從學者甚眾對北宋太學之發展頗有影響。〔宋史〕本傳說他「出入大臣之門頗招賓客預政事人多指日」可見他除講學外還積極參與政治。 徂徠曾寫過一篇〔慶歷圣德詩〕歌頌當時的圣君賢相詩中也攻擊了與王欽若、丁謂一黨的夏竦由是謗議喧然小人輩猶嫉惡之相與出力必躋之死地而后快。末幾卒于家享年四十一歲。死后家境蕭條富弼、韓琦買田以膽養其妻子。他死后夏竦還不放過他說他是詐死要求發棺驗斤可見對他懷恨之深。 徂徠著作有〔易解〕五卷、〔易口義〕十卷、〔唐鑒〕六卷、〔政范〕一巷、〔三朝圣政錄〕四巷、〔徂徠先生集〕二十卷。 徂徠論學極力排斥佛、老崇尚古文主張文以載道反對楊億、錢惟演等提倡的西崑體認為是「淫巧浮偽之言」「雕刻之質破碎大道」。 徂徠特別推尊韓愈之學曾寫〔尊韓〕篇指出「孔子之〔易〕、〔春秋〕自圣人以來未有也。吏部(指韓愈)〔原仁〕、〔原道〕、〔原毀〕、〔行難〕、〔對禹問〕、〔佛骨表〕、〔諍臣論〕自諸子以來未有也。」接著他指出繼承這個道統的韓愈以后便是個的老師孫復(孫泰山)徂徠稱他「上學周、孔下擬韓、孟」。他的后學門人又力捧徂徠說他「學正識卓辟邪說衛正道上繼韓子以達于孟子真百世之師也」。這也可看出宋代互相標榜之士風。 徂徠所著〔怪說〕三篇及〔中國論〕中排斥佛、老不遺余力他認為「天地間沒有佛也沒有神仙只有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孔之道才是萬世常行不可易之道。」又說:「君臣父子皆出于儒也禮樂刑政皆出于儒也仁義忠信皆出于儒也。」而佛道思想「非君臣、父子、夫婦、兄弟、賓客、朋友之位」是違反人道的思想。又說:「吾學圣人之道有攻我圣人之道者吾不可不反攻被他。」歐陽修稱他「勇攻佛、老奮筆如揮戈」與后來的宋儒授佛入儒大不相同。他認為必去此二者方可有為對佛、道采取了毫不妥協的態度。 徂徠在宇宙論方面只提出了道和氣的基本概念這部分的理論有待后儒作進一步的探究。 在性理學說方面徂徠主張用道來控制喜怒哀樂之情使之發而皆能中節合乎道的要求。這些觀點還很粗糙只是一些端倪一直等到后來的理學家作進一步的闡明才使這些觀點有了充分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