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九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教育Wiki編版
1:陸九淵(1139~1192)字子靜自號象山翁江西撫州金溪(今江西省臨川縣)人梭山、復齋之弟也。三四歲時問其父陸賀天地何所窮際?父奇之。聞人誦伊川語嘗曰:「伊川之言奚為與孔子、孟子之言不類?!钩踝x〔論語〕即疑有子之言支離。他日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购龃笫≡唬骸赣钪鎯仁履思悍謨仁录悍謨仁履擞钪鎯仁??!褂謬L曰:「東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亦莫不然。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至于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無不同也?!骨腊四?1172)中進士歷任靖安、崇安兩縣主簿中央國子正、刪定官。紹熙二年(1191)出知荊門軍。紹熙三年病故于任所。嘉定十年(1217)賜諡文安。其著作有〔象山集〕三十二卷附語錄四卷。 象山中進士后在家候職三年曾辟「槐堂」講學從學者眾。至任將作監時為給事中王信所駁詔主管臺州崇道觀既歸學者愈盛每詣城邑環坐二三百人至不能容乃在貴溪應天山(象山)立精舍講學學者稱為象山先生。居山五年學徒大集閱其簿來見者逾數千人。 象山于紹熙二年出知荊門軍昔民有訴者太守下車必先揭約束延賓受牒皆有日期吏以白象山曰:「安用是?」賓至即見持牒即入無早暮皆得造于庭于是下情盡達郡即大治。又荊門素無城壁象山以郡居江、漢之間為四戰之地遂議筑之二旬而畢。郡放上元設醮為民祈福自是民無邊憂。象山乃會吏民講〔洪范斂福錫民〕一章以代之發明人心之善所以自求多福者聽者莫不曉然至有泣下者。丞相周必大嘗稱「荊門之政」以為躬行之效。 象山論學最基本的主張為「心即理」認為「此心此理精一無二」。并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褂謴娬{「立心」主張「先立乎其大者」說:「凡欲為學當先識義利公私之辨今所學果為何事?人生天地間為人自當盡人道學者所以為學學為人而已非有為也?!鼓芟攘⑵浯笳呤伎梢詫W為人。 象山之聲后世稱為心學其精義在于所言:「蓋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褂终f:「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褂盅裕骸复诵闹w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顾鲝垼骸复死砟颂焖耘c我非由外鑠。明得此理即是主宰其能為主則外物不能移邪說不能惑?!埂复诵拇死砦夜逃兄^萬物皆備于我昔之圣賢先得吾心之所固然者耳。」「義理之在人心實天之所與而不可泯滅焉者也。」 唯象山不認為心有「道心」、「人心」之分理有「天理」、「人欲」之別人的性行稟受于天因而人在本質上是和天相通、相同的若說天是理人是欲則天人便不同。于此象山把儒家「知性知天」、「天人合一」的觀點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象山論修養方法是教人「發明本心」教人「存心、養心、求放心」。入手方法則從「日用處開端」「切己自反」「改過遷善」。 由于象山強調「先立乎其大者」「日用處開端」于是有人誤解他不主張讀書講學其實他常一再申述讀書的重要并戒學生「束書不觀游談無根」。不過在讀書方法方面他強調應擇切己有用者精讀之。他說:「且精讀文義分明、事節易曉者優游觀詠使之挾洽與日用相協非但空言虛說。」 關于朱熹、陸九淵兩家學說之異同由黃宗義與全祖望之評論約略可見一斑。黃宗羲曰:「先生(指象山)之聲以尊德性為宗謂先立乎其大而后天所以與我者不為小者所奪。夫茍本體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無源之水也。同時紫陽(指朱熹)之學則以道問學為主謂格物窮理乃吾人入圣之階梯夫茍信心自是而惟從事于覃思是師心之用也。兩家之意見既不同逮后論太極圖說先生之兄梭山謂不當加「無極」二字于太極之前此明背孔子且并非周子之言。紫陽謂孔子不言無極而周子言之蓋實有見太極之真體不言者不為少言之者不為多。先生為梭山反復致辯而朱陸之異遂顯。繼先生與兄復齋會紫陽于鵝湖復齋倡詩有『留情傳注翻榛塞著意精微轉陸沈』之句先生和詩亦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紫陽以為譏己不懌。而朱陸之異益甚。于是宗朱者詆陸為狂禪宗陸者以朱為俗學。兩家之學各成門戶幾如冰炭矣。嗟乎!圣道之難明濂洛之后正賴兩先生繼起其扶持其廢墮胡乃自相齟齬以致蔓延今日猶然借此辨同辨異以為口實寧非吾道之不幸哉!雖然二先生之不茍同正將以求夫至當之歸以明其道于天下后世非有嫌隙于其間也。道本大公各求其是不敢輕易唯諾以隨人此尹氏所謂『有疑于心辨之弗明弗措』豈若后世口耳之學不復求之心得而茍焉以自欺泛然以應人者乎?況考二先生之生平自治先生之尊德性何嘗不加于學古篤行紫陽之道問學何嘗不致力于反身修德特以示學者之入門各有先后;曰此其所以異耳。」 全祖望〔淳熙四先生祠堂碑文〕曰:「予嘗觀朱子之學出于龜山其教人以窮理為始事積集義理久當自然有得;至其所聞所知必能見諸施行乃不為玩物喪志即陸子踐履之說也。陸子之學近于上蔡其教人以發明本心為始事此心有主然后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至其戒束書不觀游談無根是即朱子講明之說也。斯蓋其從入之途各有所重;至圣學之全則未嘗得其一而遺其一也。是故中原文獻之傳聚于金華而博雜之病朱子嘗以之戒大愚(呂祖儉)則詆窮理為支離之末學者陋矣。以讀書為充塞仁義之階陸子輒咎顯道(包顯道)之失言則詆發明本心為頓悟之禪宗者過矣。夫讀書窮理必其中有主宰而后不惑固非可徒以泛濫為事故陸子教人以明其本心在經則本于孟子擴充四端之教同時正與南軒察端倪之說相合。心明則本立而涵養省察之功于是有施行之地原非若言頓悟者所云百斤擔子一齊放者也?!?br /> 以上黃宗羲、全祖望之評論調和折中意在彌縫當屬持平。
陸九淵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人名。(公元1139~1192)字子靜南宋撫州金谿(今屬江西省)人。曾結茅講學于象山學者稱象山先生。嘗與朱熹會鵝湖論辯所見多不合。熹重道問學主張格物窮理;九淵重尊德性主張心即是理。九淵學說后由明朝王守仁繼承發揚成為陸王學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語錄》四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