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查慎行的生平
5歲能詩,“始入小學”。
6歲“通聲韻,工屬對”
10歲作《武侯論》。曾就學于黃宗羲,研究經學,對《周易》尤有心得。
19歲“讀書于武林吳山,從慈溪葉伯寅先生學”,
20歲補諸生,出門遠游,遍歷云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寫出大量詩作,名噪一時。曾在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歲應童子試
康熙二十八年(1689),牽涉洪升《長生殿》的國恤張樂事件,遭革職,驅逐回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查田,籍貫改作錢塘。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舉人。
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東巡,因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隨入都,入直南書房。
康熙四十二年(1703)賜進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編修,后充武英殿總裁纂述。曾3次隨駕巡游塞外,歲時風土,悉記以詩。得帝器重,親書“敬業堂”額以賜。
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潛心著述,人稱初白先生。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世宗知其端謹,特許其父子返回田里。
次年放歸,不到兩個月即去世。其長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進士,時稱“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