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卿徐禎卿的生平
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早年學文于吳寬,學書法于李應禎。 在文學流派上,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和王廷相并成為“前七子”,強調(diào)文章學習秦漢,古詩推崇漢魏,近體宗法盛唐,王世貞《藝苑卮言》內(nèi)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lián)P州樹樹花”之絕句。書法亦是一絕,王世貞稱: “待詔小楷師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軾)、黃(庭堅)、米(芾)及《集王書圣教序》晚歲取《集王書圣教序》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一家。”
徐禎卿著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學批判著作《談藝錄》。
徐禎卿16歲著《新倩集》。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征明合纂《太湖新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zhàn)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臺行》。同年中進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jiān)博士。
徐禎卿后期信仰道教,研習養(yǎng)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師,年僅33歲,為四才子中最早過世和享壽最短的。徐禎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該書多詆毀明太祖的內(nèi)容,實為誣告)、《異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