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拼音,泥怎么讀,泥是什么意思,泥組詞,泥成語組詞
|
讀音:ní,nì 拼音:ni |
筆劃:8 部首:氵 |
|
泥組詞
|
【泥】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泥 讀音: ní
- 動詞 涂飾、涂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王以赤石脂泥壁。」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零首之五一:「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
- 動詞 沾污、弄臟。 【組詞】:「衣服泥了要換掉。」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零出》:「踏草怕泥新繡襪,惜花疼煞小金鈴。」
- 名詞 搗碎、壓碎調勻像泥狀的東西。 【組詞】:「棗泥」、「印泥」、「芋泥」、「蒜泥」。
- 名詞 水和土的混合物。 【組詞】:「泥巴」、「污泥」。《文選.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老殘游記.第一四回》:「這里許多人用蒲包裝泥,預備堵城門。」
其他字義 泥 讀音: nì
- 動詞 用軟言柔語相求。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 金釵。」唐˙皇甫枚《飛煙傳》:「郎心應似琴心怨,脈脈春情更泥誰。」
- 動詞 留滯。《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老殘游記.第一七回》:「翠環仍泥著不肯去,眼看著人瑞,有求救的意思。」
- 動詞 固執、拘泥。 【組詞】:「泥古不化」。《荀子.君道》:「知明制度權物稱用之為不泥也。」
【泥】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泥 讀音: ní
- 1 留滯。別盡泥在電視前,趕快去作功課!
- 2 固執、拘泥。泥古不化
- 3 留滯。 【組詞】:別盡泥在電視前,趕快去作功課!
- 4 固執、拘泥。 【組詞】:泥古不化
其他字義 泥 讀音: nì
- 1 留滯。別盡泥在電視前,趕快去作功課!
- 2 固執、拘泥。泥古不化
- 3 留滯。 【組詞】:別盡泥在電視前,趕快去作功課!
- 4 固執、拘泥。 【組詞】:泥古不化
【泥】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小字典)
基本字義 泥 讀音:
- 1 涂飾。 【組詞】:「泥墻」、「泥壁」。
- 2 停留不前。 【組詞】:「你不要老是泥在這兒不走。」
- 3 固執、拘束、放不開。 【組詞】:「拘泥」、「泥古」。
- 4 用土制成的。 【組詞】:「泥娃娃」、「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 5 如泥狀的東西。 【組詞】:「印泥」、「肉泥」、「蒜泥」。
- 6 加水和成的土。 【組詞】:「泥巴」、「泥土」、「污泥」、「爛泥」。
其他字義 泥 讀音:
- 1 涂飾。 【組詞】:「泥墻」、「泥壁」。
- 2 停留不前。 【組詞】:「你不要老是泥在這兒不走。」
- 3 固執、拘束、放不開。 【組詞】:「拘泥」、「泥古」。
- 4 用土制成的。 【組詞】:「泥娃娃」、「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 5 如泥狀的東西。 【組詞】:「印泥」、「肉泥」、「蒜泥」。
- 6 加水和成的土。 【組詞】:「泥巴」、「泥土」、「污泥」、「爛泥」。
|
泥字的基本解釋: 泥 ní 土和水合成的東西:泥巴。泥垢。泥漿。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濘。泥洼。 像泥的東西:棗泥。山藥泥。印泥(蓋圖章用的印色)。蒜泥。 泥 nì ㄋㄧˋ 涂抹:泥墻。泥縫兒(fèngr )。 固執,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說法,不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泥守。 筆畫數:8; 部首:氵; |
泥字的詳細解釋: 泥 ní 【名】 (形聲。從水,尼聲。本義:泥水) 中國古水名,涇水支流,即今甘肅省慶陽地區的東河及其下流馬連河〖NiRiver〗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蠻中。亦曰白馬水。一名東河。——《說文》 北地郡郁郅縣,泥水出北蠻夷中。——《漢書》 泥土;泥巴〖earth;mud〗 厥土惟涂泥。——《書·禹貢》 致遠恐泥。——《論語》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杜甫《無家別》 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泥中死者。——《資治通鑒》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帶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岡子(土山岡);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塵(塵土);泥墩墩(土墩子。比喻呆板無用的人);泥垡頭(泥土塊) 泥水,稀泥;爛泥〖mud;mire〗 震遂泥。——《易·震卦》。虞注:“坤土得雨為泥。” 胡為乎泥中。——《詩·邶風·式微》 市南門外泥中歇。——唐·白居易《賣炭翁》 塵泥滲漉。——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泥掌(泥水匠用以抹平墻壁的泥鏝);泥書(泥封的書函);泥頭(指封酒壇口的泥巴);泥緘(古人書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書信);泥章(封泥上所蓋的印章);泥淖(爛泥;淤泥);泥蕩(泥潭。泥坑);泥溝(爛泥淤積的水溝) 粘土的泥塑〖clay〗。如:泥馬(用泥塑造的馬形);泥媳婦(泥塑的婦女像);泥像(泥塑佛像);泥龍(泥塑龍像);泥孩(泥塑娃娃);泥佛(泥塑的佛像) 重而稀軟的、泥濘或粘滑的沉淀物〖muck〗。如:泥涂(比喻污濁);汽車房地上的油泥 一堆搗成或壓成的柔軟的糊狀混合料〖mashedfruitorvegetable〗 那莊家連忙取半只熟狗肉,搗些蒜泥,將來放在智深面前。——《水滸傳》 又如:棗泥;土豆泥;蒜泥 讀“niè”,通“涅”,染黑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泥 ní 【形】 軟弱無力〖weakandfeeble〗 威夷(獸名),長頸而泥。——《爾雅·釋獸》 另見nì 泥巴 níba 〖mud〗[方言]∶和著水的土 〖mire〗∶粘稠、往往很厚的泥漿 泥飯碗 nífànwǎn 〖jobinacollectiveorprivateenterprise〗全民所有制單位的固定工作稱為鐵飯碗,也就相應地把集體所有制或個體的工作稱為泥飯碗 泥封 nífēng 〖scove〗古人封信函,多在繩結處用泥封上,加蓋印章,故稱 泥工 nígōng 〖bricklayer;mason;plasterer;tiler〗從事建筑的工匠 泥垢 nígòu 〖dirt;grime〗污泥和污垢 泥滑 níhuá 〖muddyandslippery〗泥濘而滑 道路泥滑難走 泥漿 níjiāng 〖slurry;mud〗細粘土與水的混合物,具有乳漿稠度,用于注漿成形 泥金 níjīn 〖coatingmaterialmadeofglueandpowderedgoldorothermetals;goldenpaint〗用金粉或金屬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來裝飾箋紙或調和在油漆中涂飾器物 泥坑 níkēng 〖mudhole〗∶含有許多泥的坑 〖mudpit〗 爛泥淤積的低洼地 比喻難以擺脫的復雜而不安全的處境 陷進機會主義的泥坑 泥淖 ní'nào 〖mud〗 泥濘的低洼地,也指爛泥、泥坑 比喻艱難而不易擺脫的困境 泥濘 ní'nìng 〖muddy〗 爛泥淤積,不好走 道路泥濘 遇泥濘。——《資治通鑒》 淤積的爛泥 陷入泥濘 泥牛入海 níniú-rùhǎi 〖likeaclayoxenteringthesea;disappear〗泥土做的牛像,一旦沉入海底,經水消融,不復存在。比喻一去不回,杳無音信 泥菩薩 nípúsà 〖Clayidol〗用泥做的供人供奉的神像 泥菩薩過江 nípúsàguòjiāng 〖likeaclayidolfordingariver—hardlyabletosaveoneself(letaloneanyoneelse)〗迷信認為菩薩能解救苦難,可是泥塑的泥菩薩在水中會被浸壞。喻指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顧不上救別人了。又作“泥菩薩落水” 泥鰍 níqiu 〖loach〗與鯉科魚類近緣,但外形和習性與鲇類魚相似,身體圓柱形,尾端側扁,鱗小,有粘液,背部黑色,有斑點,腹面白色或灰色。頭小而尖,嘴有須五對。常生活在河湖、池沼、水田等處,潛伏泥中 泥人 nírén 〖clayfigurine〗用粘土捏成的人的形象 彩塑泥人 泥沙 níshā 〖mudandsand〗泥土沙石。 用之于泥沙。——唐·杜牧《阿房宮賦》 泥沙俱下 níshā-jùxià 〖mudandsandarecarriedalong—thereisaminglingofgoodandbad〗比喻好的和壞的混雜在一起 泥石流 níshíliú 〖mud-rockflow〗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塊等碎屑物質經山洪沖擊挾帶而形成的短暫急流。對建筑物、公路、鐵路、農田等有很大破壞作用 泥水匠 níshuǐjiàng 〖bricklayer;mason;plasterer;tiler〗即泥瓦匠 泥塑 nísù 〖clayculpture〗用粘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 泥塑木雕 nísù-mùdiāo 〖likeanidolmouldedinclayorcarvedinwood-asadumrny〗用泥土和木頭雕塑而成的模型。形容人無知覺、無反應或愕然驚呆的樣子 因此,只管一房子人,只大家對楞著,如木雕泥塑,不則一聲兒。——《兒女英雄傳》 泥胎 nítāi 〖unpaintedclayidol〗∶未裝飾過的泥塑偶像 〖unfiredpottery〗∶沒有經過燒制的陶器坯子 泥灘 nítān 〖mudbank〗在岸邊或河中淹沒或部分淹沒的泥地 泥潭 nítán 〖mudpuddle〗∶通常為暴風雨所留下的小污水坑 〖slough〗∶深泥處或泥坑 泥炭 nítàn 〖peat;turf〗炭化程度最低的煤 泥塘 nítáng 〖muddypit〗淤積了爛泥的坑 泥土 nítǔ 〖soil〗∶壤土 〖clay〗∶粘土 泥瓦匠 níwǎjiàng 〖bricklayer;mason;plasterer;tiler〗用磚或砌塊和砂漿砌筑房屋、煙囪或其他構筑物的工人 泥丸 níwán 〖smallmuddypill〗泥質小圓球 泥汪 níwāng 〖muddypit〗[方言]∶泥塘 泥污 níwū 〖dirt〗泥垢 渾身泥污 泥俑 níyǒng 〖clayfiguresburiedwiththedead〗用泥做的隨葬人像 泥沼 nízhǎo 〖morass〗∶松軟潮濕的或多沼澤的土地 〖dog〗∶濕而松軟的地面(放置重物于其上則可能下陷) 泥足巨人 nízú-jùrén 〖feetofclaygiantwithfeelofclay-greatmanwithseriousshort-comings〗比喻外強中干的龐然大物 泥醉 nízuì 〖deaddrunk〗形容爛醉如泥;大醉 泥 nì 【動】 阻塞,阻滯〖stop〗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論語·子張》 又如:泥滯(滯留,停留);泥漉(阻塞干涸);泥飲(強留飲酒);江為山所泥 拘泥于;拘執,不變通〖bigoted;obstinate〗 總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二刻拍案驚奇》 又如:泥文(拘泥于文字);泥定(株守;拘執);泥信(拘泥一面,過分相信);泥執(拘泥固執);泥常(拘泥于常規);泥象(拘泥形跡);泥視(謂死板地看問題) 涂沫〖plaster;putty〗 王以赤石脂泥壁。——《世說新語·汰侈》 又如:泥坦克 糊〖paste〗 紅紙泥窗繞畫廊。——花蕊夫人《宮詞》 軟求,軟纏;纏著〖stickto〗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杜甫《冬至》 翠環仍泥著不肯去。——《老殘游記》 另見ní 泥古 nìgǔ 〖havebigotedbeliefintheancients;sticktoancientwaysandthoughts〗拘泥古代的成規或說法,不知變通 高談泥古不須爾。——劉迎《河防行》 泥古不化 泥守 nìshǒu 〖stick〗迂腐地堅持;頑固地堅持 泥守舊規 泥子 nìzi 〖putty〗通常白堊粉和煮沸了的亞麻子油攪拌、調成或揉至面團般稠度,用以把玻璃粘牢在窗戶框格上并填塞木制品罅隙。也作“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