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餼拼音,餼怎么讀,餼是什么意思,餼組詞,餼成語組詞
|
讀音:xì 拼音:xi |
筆劃:7 部首:饣 |
|
餼組詞
|
【餼】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餼 讀音: xì
- 形容詞 活的,供宰殺祭祀用的。 【組詞】:「餼羊」。
- 動詞 饋贈。《左傳.僖公十五年》:「是歲晉又饑,秦伯又餼之粟。」《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及聞遜卒,命迎其柩而殯藏焉,并餼其妻子。」
- 名詞 送人的米糧、谷糧。《國語.周語中》:「廩人獻餼,司馬陳芻。」
|
餼字的基本解釋: 餼 (餼) xì 古代祭祀或饋贈用的活牲畜。 贈送人的糧食或飼料。 贈送食物。 筆畫數:7; 部首:饣; |
餼字的詳細解釋: 餼 餼 xì 【名】 (形聲。從食,氣聲。字本作“氣”。本義:贈送人的谷物) 同本義〖donativegrains〗 常從容上席,資餼甚厚。——《北史》 又如:餼食(米糧等食物) 活的牲口〖livesacrificestock〗 脯資餼牽。——《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餼羊(用為祭品的羊);餼牽(活牲口) 生肉〖redmeat〗 出牲餼以勞師。——《舊五代史》 又如:餼牢(屠宰過的牲口);餼饋(生肉與糧食) 給養;俸祿〖grainforrations〗 生二人,公與之餼。——《國語》 又如:餼廩(糧食之類的生活物資);餼稍(每月領的俸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