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帊拼音,帊怎么讀,帊是什么意思,帊組詞,帊成語組詞
|
讀音:pà 拼音:pa |
筆劃:7 部首:巾 |
|
帊組詞
|
【帊】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帊 讀音: pà
- 名詞 手巾。通「帕」。《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觀人圍棋,局壞,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
- 名詞 帳子。元.周伯琦《六書正譌.卷四.禡韻》:「帊,一曰帳也。」
- 名詞 幞,即頭巾。《廣韻.去聲.禡韻》:「帊,帊幞。」
- 名詞 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廣韻.去聲.禡韻》:「《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紀》:「梁王詧使以布帊纏屍,斂以蒲席。」
|
帊字的基本解釋: 帊 pà 古同“帕”。 筆畫數:7; 部首:巾; |
帊字的詳細解釋: 帊 pà 【名】 兩幅寬的帛〖silksindoublewidth〗 帊,帛三幅曰帊。——《說文新附》。鄭珍新附考:“三者二之誤”。 頭巾〖scarf;kerchief〗。如:帊頭(幞頭) 巾帕〖handkerchief〗 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三國志·魏志》 道士所披之衣〖Taoistpriest’srobe〗 見其散發被黃巾帊。——《南史·隱逸傳上》 覆蓋物品的巾〖apieceofcloth(usedasacover)〗 以黃紋帊蔽之。——《太平廣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