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拼音,州怎么讀,州是什么意思,州組詞,州成語組詞
|
讀音:zhōu 拼音:zhou |
筆劃:6 部首:川 |
|
|
| |
筆劃順序: |  |
|
州組詞
|
【州】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州 讀音: zhōu
- 副詞 穩固。《國語.齊語》:「令夫士,群萃而州處。」
- 名詞 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州綽。
- 名詞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 【組詞】:「蘇州」、「加州」。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 名詞 水面上的陸塊。同「洲」。《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自合浦徐聞南入海,得大州,東西南北方千里。」
【州】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州 讀音: zhōu
- 1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 【組詞】:九州、加州、蘇州
- 2 水面上的陸塊。 【組詞】:神州
|
州字的基本解釋: ● 州zhōu ㄓㄡˉ ◎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縣。杭州。 ◎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
州字的詳細解釋: 州 zhōu 【名】 (會意。甲骨文字形,兩邊的曲折線象河流,中間象水中的陸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兩個“川”字相重合。本義:水中的陸地) 同本義。后作“洲”〖islet〗 水中可居曰州。——《說文》 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詩·周南·關雎》。毛本作“洲”。 中國古地方行政區劃名。相傳禹治水后,分其領域為九州。歷代多有興廢。民國廢州。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prefecture〗 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說文》。按,即禹貢之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也。舜分青為營州,分冀為幽州,并州,即虞書十二州也。禹平水土,還為九州。 跨州連郡。——《三國志·諸葛亮傳》 南越中數州。——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虛吏白州。——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守州城者。——《資治通鑒·唐紀》 又如:州同(知州的輔佐官);杭州;蘇州;柳州;州序(州學,州校);州城(舊時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繞城之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少數民族介乎自治區和自治縣之間的區劃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國古代戶籍編制單位〖district〗 州,國也。——《廣雅》 二百一十國為州。州有伯。——《禮記·王制》 五黨為州。——《周禮·大司徒》。注:“二千五百家。” 晉于是乎作州兵。——《左傳·僖公十五年》 雖州里行乎哉。——《論語》。鄭注:“萬二千五百家為州。” 州十有二師焉。——《書大傳》。注:“州凡四十三萬二千家。” 里十為州。又,術十為州。——《管子·度地》 又如:州鄉(泛指鄉里);州壤(州里,鄉里);州巷(鄉里) 周代國名〖Zhoustate〗 姜姓。故域在今山東省安丘縣東北 偃姓。故域在今湖北省監利縣 姓 州花 zhōuhuā 〖stateflower〗被選做(如由立法或該州學校的兒童)一個州的花徽的一種開花植物 州郡 zhōujùn 〖stateandprefecture〗州和郡,均為古代行政區 累官故不失州郡。——《資治通鑒》 州長 zhōuzhǎng 〖governor〗作為一個政治單位(如殖民地、州或省)的統治者、行政首腦或名義上的領袖而被選舉或被任命的官員——亦稱“總督”、“省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