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莨拼音,莨怎么讀,莨是什么意思,莨組詞,莨成語組詞
|
讀音:láng,làng,liáng 拼音:lang,liang |
筆劃:10 部首:艸 |
|
莨組詞
|
【莨】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莨 讀音: láng
- 名詞 一種草。莖葉皆粗硬,穗如粟,可采食。也稱為「莨尾」。
|
莨字的基本解釋: 莨 làng 〔莨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塊狀,葉互生,長橢圓形。種子和根莖、葉均可入藥。 莨 liáng 〔薯莨〕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塊莖含有膠質(zhì),可用來染棉、麻織品,如“莨莨綢”(亦稱“香云紗”、“拷紗”)。 筆畫數(shù):10; 部首:艸; |
莨字的詳細(xì)解釋: 莨 láng 【名】 狼尾草〖Chinesepenni-setum〗。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冬莖頂抽紫黑色具剛毛穗狀圓錐花序,形似狼尾。嫩時作飼料 莨,莨草也。從草,良聲?!墩f文》 其卑濕則生藏莨?!妒酚洝に抉R相如傳》 又如:莨尾(植物名。即狗尾草);莨莠(莨和莠,是兩種野草。常用以喻邪惡之人,或用以指雜草叢生的地方) 另見làng;liáng 莨 làng 另見láng;liáng 莨菪 làngdàng 〖blackhenbane〗即“天仙子”。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Hyoscyamusniger),開黃褐色微紫的花、有毒,根可提制莨菪堿,醫(yī)藥上用作擴(kuò)瞳、鎮(zhèn)痙、節(jié)制分泌等 莨 liáng ——“薯莨”(shǔliáng):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藤本。地下具塊莖,內(nèi)含膠質(zhì),可作染料 另見láng;làng 莨綢 liángchóu 〖gambieredGuandongsilkorgauze〗黑膠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