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馘拼音,馘怎么讀,馘是什么意思,馘組詞,馘成語組詞
|
讀音:guó 拼音:guo |
筆劃:17 部首:首 |
|
馘組詞
|
【馘】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馘 讀音: guó
- 名詞 被割下的左耳。《詩經.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獻俘授馘,飲至大賞。」
- 動詞 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左耳以獻功。《左傳.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唐.太宗〈令諸州剗削京觀詔〉:「鋒刃之下,恣情翦馘。」
其他字義 馘 讀音: xù
- 名詞 臉面。《莊子.列御寇》:「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馘】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馘 讀音: guó
- 1 被割下的左耳。 【組詞】:獻馘、授馘
- 2 古代戰爭時割取敵人的左耳以獻功。
|
馘字的基本解釋: 馘 guó 古代戰爭中割取敵人的左耳以計數獻功:“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筆畫數:17; 部首:首; |
馘字的詳細解釋: 馘 guó 【動】 (形聲。從耳,或聲。本義:古代戰爭割取敵人的左耳,用以計數報功)同本義〖cutoffleftear〗 馘,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為俘馘。——《說文》 馘,獲也。——《爾雅》 攸馘安安。——《詩·大雅·皇矣》 以馘馘告。——《禮記·王制》 俘二百八十人,馘百人。——《左傳》 馘 guó 【名】 割下的左耳〖cutoffleftear〗 矯矯虎臣,在泮獻馘。——《詩·魯頌·泮水》 獻馘萬計。——《三國志·武帝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