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訝拼音,訝怎么讀,訝是什么意思,訝組詞,訝成語組詞
|
讀音:yà 拼音:ya,yai |
筆劃:6 部首:讠 |
|
訝組詞
|
【訝】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訝 讀音: yà
- 動詞 迎接。通「迓」。《儀禮.聘禮》:「厥明,訝賓于館。」
- 動詞 驚奇、驚異。 【組詞】:「驚訝」、「訝異」。《新唐書.卷九三.李積傳》:「使至,高祖訝無表,使者以意聞。」
【訝】的字相關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
訝字的基本解釋: 訝 (訝) yà 驚奇,奇怪:訝然。訝異。驚訝。 古同“迓”,迎接。 筆畫數:6; 部首:讠; |
訝字的詳細解釋: 訝 訝 yà 【動】 (形聲。從言,牙聲。本義:迎接) 同本義〖meetfacetoface;movetowards〗 訝,相迎也。從言,牙聲。周禮曰,諸侯有卿訝發。按,乍接必以言,故從言,俗字作迓。周官有訝士,有掌訝。——《說文》 跛者訝跛者。——《公羊傳·成公二年》 從者訝受皮。——《儀禮·公食大夫禮》。注:“迎也。” 厥明,訝賓于館。——《儀禮·聘禮》 又如:訝客(迎接賓客);訝賓(迎賓) 詫異,感到意外〖wonder;surprised〗 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呂氏春秋·必已》 又如:訝奇(驚奇) 責怪〖blame〗 本欲往見,以下痢乏力,未果,想未訝也。——蘇軾《與郭功父》 通“譽”(yù)。稱人之美〖praise〗 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呂氏春秋·必己》 訝然 yàrán 〖looksurprisingly〗驚奇詫異的樣子 聽到此話,他不覺訝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