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蹇拼音,蹇怎么讀,蹇是什么意思,蹇組詞,蹇成語組詞
|
讀音:jiǎn 拼音:jian |
筆劃:17 部首:足 |
|
蹇組詞
|
【蹇】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蹇 讀音: jiǎn
- 助詞 發(fā)語詞,無義。《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蹇誰留兮中洲?」
- 名詞 《易經(jīng)》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坎(?)上。表處難時,應(yīng)修身養(yǎng)德,以渡難關(guān)。
- 名詞 體弱的坐騎。《漢書.卷一零零.敘傳上》:「是故駑蹇之乘,不騁千里之涂。」《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士人縶蹇檐梧,乃即坐。」
- 形容詞 傲慢。《公羊傳.襄公十九年》:「為其驕蹇,使其世子處乎諸侯之上也。」
- 形容詞 遲鈍、不流利。 【組詞】:「蹇澀」、「蹇滯」。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揚雄。」
- 形容詞 困苦、艱難、不順利。唐.白居易〈與元九書〉:「況詩人多蹇,如陳子昂、杜甫,各授一拾遺,而迍剝至死。」
- 形容詞 跛腳、行動不便。《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卻克僂而魯使蹇。」宋.陸游〈病中作〉詩:「身羸支枕久,足蹇下堂疏。」
【蹇】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蹇 讀音: jiǎn
- 1 六十四卦之一。艮(&8ea2._104_0.gif;)下坎(&8ea1._104_0.gif;)上。表身處困境時,應(yīng)修身養(yǎng)德,以度難關(guān)。
- 2 遲鈍、不流暢。 【組詞】:蹇澀、蹇滯
- 3 困苦、艱難、不順利。 【組詞】:蹇促、蹇運、乖蹇
- 4 跛腳。 【組詞】:蹇驢
|
蹇字的基本解釋: 蹇 jiǎn 跛,行走困難:蹇足。蹇步。 遲鈍,不順利:蹇澀。蹇滯。蹇拙。蹇運。時乖命蹇。 傲慢。 窮困。 駑馬,亦指驢。 文言語助詞:蹇誰留兮中洲? 姓。 筆畫數(shù):17; 部首:足; |
蹇字的詳細解釋: 蹇 jiǎn 【形】 (形聲。從足,寒省聲。本義:跛足) 同本義〖lame〗 蹇,跛也。——《說文》 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來連。——《素問·骨空論》 駕蹇驢而無策兮。——《楚辭·謬諫》 郤克僂,而魯使蹇。——《史記·晉世家》 策蹇驢,囊圖書。——馬中錫《中山狼傳》 紅裝而蹇者。——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腳兔。比喻弱小者);蹇驢(走不快的羸弱之驢);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 艱阻,不順利〖hard;untoward〗 蹇侘傺而含戚。——《楚辭·九章·哀郢》 又如:蹇拙(艱險;不走運);蹇蹇(艱難、不順遂的樣子);蹇剝(艱困,比喻時運不好);蹇步(行走艱難);蹇連(艱難的樣子) 通“謇”。口吃〖stutter〗。如:蹇言 傲慢〖proud〗。如:偃蹇;驕蹇;蹇縱(傲慢放縱);蹇傲(高傲;傲慢) 正直的樣子〖upright〗。如:蹇辭(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樣子) 行動遲緩〖slow〗。如:蹇蹶(步履緩慢的樣子);蹇緩(步履緩慢) 蹇 jiǎn 【名】 劣馬或跛驢〖jadeorlamedonkey〗 策蹇赴前程。——唐·孟浩然《唐城館中早發(fā)寄楊使君》 又如:蹇味兒(驢子的別稱;蠢驢);蹇驢一鳴,荒雞三號(天亮時。比喻事情見了分曉);蹇驢(跛蹇駑弱的驢);蹇蹄(劣馬);蹇瘠(瘦弱的驢馬) 姓 蹇 jiǎn 【動】 騎驢〖rideadonkey〗 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蹇澀 jiǎnsè 〖exhausted〗∶生活困難;不順利 晝行雖蹇澀,夜步頗安逸。——白居易《楚上山》 命運蹇澀 〖obscure〗∶〖語言、文字〗不流暢 言語蹇澀 〖untoward〗∶遲鈍 蹇澀不能語 蹇修 jiǎnxiū 〖matchmaker;go-between〗媒人 只為譚宅此時蹇修聯(lián)影,也就水語聒聰。——清·李綠園《岐路燈》 蹇運 jiǎnyùn 〖misfortune〗蹇劣的命運,指不順利的遭遇 蹇滯 jiǎnzhì 〖exhausted;unfavorable〗不順利;不吉利 君不見近代詩家流,胡為蹇滯多窮愁!——王禹偁《還揚州許書記家集》 蹇拙 jiǎnzhuō 〖obscureandclumsy〗文章或修辭呆板不流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