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籟拼音,籟怎么讀,籟是什么意思,籟組詞,籟成語組詞
|
讀音:lái 拼音:lai |
筆劃:19 部首:竹 |
|
籟組詞
|
【籟】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基本字義 籟 讀音: lài
- 名詞 本指從孔竅中所發(fā)出的聲音,后泛指一切的聲音。 【組詞】:「天籟」、「人籟」、「萬籟俱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至于林籟結(jié)響,調(diào)如竽瑟。」晉.王羲之〈蘭亭〉詩二首之一:「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 名詞 樂器名:(1) 古代的一種管樂器。三孔。《說文解字.竹部》:「籟,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2) 簫。《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吹鳴籟。」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籟,簫也。」
【籟】的字相關(guān)解釋 (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基本字義 籟 讀音: lài
- 1 本指從孔竅中所發(fā)出的聲音,后泛指聲音。 【組詞】:天籟、萬籟俱寂
|
籟字的基本解釋: 籟 (籟) lài 古代的一種簫。 孔穴里發(fā)出的聲音,泛指聲響:天籟。萬籟俱寂。 筆畫數(shù):19; 部首:竹; |
籟字的詳細(xì)解釋: 籟 籟 lài 【名】 (形聲。從竹,賴聲。本義:古代一種管樂器,三孔) 同本義〖anancientmusicalpipe〗 吹鳴籟。——《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籟,簫也。” 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王勃《滕王閣序》 又如:籟竽(簫與竽,用竹制的管樂器);籟龠(古管樂器。籟,三孔;龠,六孔)。又指簫 從孔穴中發(fā)出的聲音。亦泛指一般的聲響〖sound〗。如:人籟(人口吹奏出的聲音);地籟(風(fēng)吹孔穴發(fā)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