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書
1:天籟通常是用來形容意境幽遠、美妙動聽的音樂;在〔莊子.齊物論〕中則是指自然的聲音。莊子在〔齊物論〕篇首以南郭子綦回答顏成子游的寓言說明自然無為適物之宜的道理:世間樂音可分三類有人籟、地籟還有天籟。這里「籟」字原是指有孔竅的樂器〔說文解字〕上說:「籟三孔龠(ㄩㄝˋ)也人者謂之笙其中謂之籟小者謂之箹(ㄩㄝ)」也就是說「籟」是中型的三孔樂器莊子則用它來泛指能發出聲音的孔竅并且區分三種不同的發聲原理:「人籟則比竹是已」人為的音樂出自管弦樂器。「地籟則眾竅是已」大地上各種有孔竅的自然物如大樹上各種深深淺淺的洞穴山林蒼郁風雨飄搖時彼此激蕩而發出的聲音則是地籟(參見「大塊噫氣」)。至于天籟「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就是說風吹各種孔竅發出千差萬別的聲音聲音的發出與停止都是各種孔竅自然而然的作用除了風之外還有什么力量能使孔竅發出聲音呢?因此天籟就是指自然吹動(風)與自然靜止。莊子以「人籟」、「地籟」比喻有意作為察而可見的物象「天籟」則象徵形而上、不可見無心施為的自然之道。
天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簡編版
1:自然的聲音指不藉任何人為所產生的聲音。 【造句】夏夜里鄉村的蛙鳴蟲叫是最美的天籟。
天籟是什么意思詞義解釋來源:辭典修訂版
1:自然的聲音指不藉任何人為所產生的聲音。《莊子.齊物論》:「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唐.李頎〈宿瑩公禪房聞梵〉詩:「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清機。」比喻詩文渾然天成不經雕飾。唐.陸龜蒙〈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制見寄因贈至一百四十言〉詩:「清詞忽窈窕雅韻何虛徐。唱既野芳坼酬還天籟疏。」
|